霍童古韵
对于霍童大家都不陌生,尽管有的人去过多次,但在这个春暖花开的下午,我们又相约去看看春天的霍童古韵。我想这就是一个地方诱人的历史文化的魅力所在。
小车渐近霍童,路边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园,沿霍童溪两岸林立的是栩栩如生的睡美人、老君岩、双鲤朝天、狮子峰等美景,透过翠竹隐隐约约看到黄墙黑瓦房,一幅“霍童溪畔古村落,山环水绕映碧波;古树遮荫好衬景,只待游人入画轴。”的乡村景象跃然眼帘,告诉我们霍童就在前方了。
霍童这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原名霍山,因西周霍桐真人修炼于此,故得名。霍童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
经过文昌阁,走进了霍童老街,那青砖黛瓦、斗拱门楼、彩绘门楣、石刻匾额……犹如一幅浅浅的水墨画,还透着淡淡的书卷优雅,我们仿佛走进了历史。
霍童的这条明清古建筑一条街,修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前后,长1700米,建筑面积达20253平方米,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64座。应该说,这条古香古色的街道,不长,但幽深。这里的大屋有青砖、木质结构及三合土墙三种外观,为典型的闽东民居。构造基本为:门厅、天井、前两庑(wu)、正屋、后两庑、偏榭。房屋一般为二层,也有的三层。这里数幢规模不凡的四楹、六楹或八楹的大屋比邻而建,却只用一道墙相联,共用一个门楼。门楼内为同姓人家。霍童当地居民将这样结厝为堡,聚族而居的结构,称之为“某厝里”。在霍童,规模较大的有“黄厝里”“颜厝里”“陈厝里”等等。数十姓家族皆按此结构筑屋定居,形成一片凝固着中国传统宗法观念,体现着耕读理想的建筑群。青砖外观的,自然是当年的大户人家,沿着街尾路边而建的青砖大院,每户大门前都有一个雕刻精美的牌匾,上书“云蒸霞蔚”等字样,院内的对联和雕花的木栏,透露各家各户的渊源脉络。
即使几百年的光景过去了,如今整个街区那一幢幢古香古色的民居和不同姓氏的祠堂等旧建筑物,依然固守着独特的个性立意和翩然风采,保留着浓郁的明淸时代的建筑风貌和古老气息,依然焕发着明清时期的光彩和清幽典雅的古韵。这些古建筑无一不凝聚了先人的伟大思想、人文关怀和哲学意味,体现了劳作耕种的文化,蕴含了原汁原味的人文价值。
如今,行走在霍童老街,一番古韵陪着春风扑面而来。在绵延的石板路上,走走停停,尝一尝当地特色美食:八仙糕、八粿糕、肉丸、薄荷糖,明清时代的商贸风格依旧,打铁店、茶叶铺、剪刀坊……昔时繁华,依稀可见。行走其间,仿佛与千百年前的老祖先对话,给人内心上的宁静、慰藉和休憩……
走进霍童线狮馆,那一幅"民间精湛绝技,洞天唯美奇葩"的对联,告诉我们霍童线狮有“中华绝活”的美名,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依附霍童的汉族传统民俗节庆"二月二灯会",是灯会中最具特色的节目之一。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霍童线狮已经超越了传统民俗节庆"二月二灯会"的范畴,成为霍童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十名表演者站在台后提绳子,通过绳索操纵狮子表演各种动作,表演出狮子坐立、蹲卧、苏醒、伸展、呵欠、抓痒、搔首、舔毛、蛰伏、依偎、跳跃、钻穴、登山、跳涧、越岭、飞腾、回旋、翻滚、喘气、颤栗、怒吼等各种不同姿态,和狮子寻球、追球、得球、踩球、咬球、争球、抢球、抱球、抛球等高难度的戏球动作。还表演出的雄狮出洞、母子相亲,三狮戏珠等动作唯妙唯俏、栩栩如生。线狮的表演靠音乐的指挥,音乐用鼓、锣、恰恰三种,只见雄狮表现勇猛,要往上跳的时候,就听到锣鼓打得特别激烈;而母狮出台表演舔毛,动作温顺点的时候,锣鼓就慢一点……在表演中,舞狮者个个手舞脚蹈,密切配合,不但要有熟练的技巧,更要有充沛的体力。
从线狮馆岀来,走在霍童老街上,又一下子被它的美所吸引,宛若置身于一幅陈年的水墨画中,千年古韵油然心生,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穿梭在高墙乌瓦,感受老宅的古色古香,给人一种岁月深处的静好和繁华过后的安宁,品尝千回百转后的从容,让人去享受生活中那一丝一毫的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