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点

2019-07-11  本文已影响0人  云滇海棠

        看到好友动态这样写到“难道或许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评论问道:“因何事儿,犯难了”?这样回复道:“难混啊~”,不用再多问,也知道为何有这样感叹,这回复的寥寥三字不经意间令人鼻尖酸涩起来,同时也是警钟。

        与之聊了很久,心中一直时感压抑。现在实习工作的他们已步入社会,已不在是舞文弄墨坐在教室听老师授课的时代,那终将成为过气时。他在的地方工资低、消费高,这也可能有很多地方都亦是如此吧,他的学历也算不低,在与他的交谈之中我觉得是最没有发言权的,不知该怎样去劝、去聊,毕竟自己都还是个“社会盲人”。

一点点

      社会实践还是过少、或算是没有;但在与他的聊天中隐约捕获到了一些信息,也算是盲人摸象。他对我说:“趁现在还是多看点书”。这话语间能感受到他的无奈,也能感受自己的茫然。为何能在有效的时间看有用的书?也不知那些书是有用的?这问题冲击了我以前脑海意识中自认为的读书!因为他做的工作并不全是对口专业的知识,这...这不回炉重造吗?还是所学知识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工作所需的知识可操作性太强太广,想起曾经初中政治课本之中“终身学习”意识。这不假,终身学习,才跟得上经济的快速发展,才弥补社会需求等的缺口。

        我回复道:“不知看哪些方面的书?也不曾接触社会”,他回道:“多看看招聘信息的要求,就知道了”。嘿~,这倒是不错的方法;曾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一老师和我们闲聊与之相似的话题,他就提议我们:“没事儿,可以搜罗搜罗哪些工作在慢慢消失”。这两话题看似相同,实则大不相同;但都可以减少自己一些心中疑惑,一则是告诉你少走弯路,一则是引导你走近道。无论是经济走向,还是个人发展都能有所了解,两不耽误。

      再聊的话语间,若隐若现的感到自己像是新时代的“农民工”,曾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不要以为坐格子白领办公室的你和90年代父母们做裁缝的不一样了,其实是一样的”!不要以为本科与初中毕业生不一样,也许就一样呢?有的人有七八年的时间用来生长,而有些人却用七八年的时间用来摸瞎在“理想”的世界里。

一点点

      顿感自己身无长物,不敢溜进社会的门第。很多时候忘了自己我矫正,却迷了方向。

    自己还不足以发光发亮,只有在余下不多等我时间里,捋一捋思绪,合理分配时间,在时间的利用之余,还需注重方式方法,把事儿做明,把事儿做了;有时会感到烦躁、很无力,看到这么一句话:“学会学习做比知识本身重要”。有种豁然开朗,在做完安排的事儿,要学会做到:“学习+反思=成长”。有很多不是不会,而是不会学着反思,反思是一种财富,而我却丢了很多很多财富,而现在我要学着把它们一 一找回来。

      就让时间去填满那些空虚事儿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