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社(散文)

昆明时光——省图书馆

2019-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季鸿_efe5

记得汪曾祺在他的散文《翠湖心影》中是这样描写翠湖旁的这个图书馆的:这是我这一生去过次数最多的一个图书馆,也是印象极佳的一个图书馆。图书馆不大,形制有一点像一个道观。非常安静整洁。有一个侧院,院里种了好多盆白茶花。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着。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这个图书馆的藏书室在楼上。楼板上挖出一个长方形的洞,从洞里用绳子吊下一个长方形的木盘。借书人开好借书单,——管理员把借书单叫做“飞子”,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纸片都叫做“飞子”、买米的发票、包裹单、汽车票,都叫“飞子”,——这位管理员看一看,放在木盘里,一拽旁边的铃铛,“当啷啷”,木盘就从洞里吊上去了。——上面大概有个滑车。不一会,上面拽一下铃铛,木盘又系了下来,你要的书来了。这种古老而有趣的借书手续我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小图书馆藏书似不少,而且有些善本。我们想看的书大都能够借到。过了两三个小时,这位干瘦而沉默的有点像陈老莲画出来的古典的图书管理员站起来,把壁上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十二点:下班!我们对他这种以意为之的计时方法完全没有意见。因为我们没有一定要看完的书,到这里来只是享受一点安静。我们的看书,是没有目的的,从《南诏国志》到福尔摩斯,逮什么看什么。

以前,我们也是常去这个图书馆的,图书馆中设有自习室,所以我们去那里的目的并不是去借书,而是复习备考的,有时也会到阅览室中翻阅一下报纸杂志,可能是因为那里的环境比较安静的原因吧,自习室常常是满的,如果晚进去一会是找不到座位的。

而现在这个图书馆是前几年前改建过,进图书馆正门前有长长的阶梯,一楼设有学生自习室,在这里看书的多是学生,目的想来和我们当年是一致的——备考,那天我进去的时候人是很多的,也有部份学生就直接坐在了阶梯上,它的二至三楼设有阅览室,这里主要备有一些杂志,供人阅览。四至五层分门别类设有书籍的借阅室,如文学类、地方史类、外文类……

只要你持有借阅卡,均可在里面看书借阅。从办卡到借还书籍均是自已在机器上独立进行,借阅间中还备有电脑,供你尽快查找到你所需要的书籍,应该说整个过程是极现代化的。

相信这样的一个图书馆一定会成为更多人汲取知识、查找资料、休闲品读的一个重要场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