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常识医学科普医学圈

伤寒

2020-04-08  本文已影响0人  爱文者小诸葛

伤寒病是由一种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患者有持续性高热(40到41℃)并且持续1到2周以上,并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可确诊为伤寒。

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的生活力较强,在水中可存活2至3周,在粪便中能维持1至2个月,在牛奶中不仅能生存,且可繁殖。耐低温,在冰冻环境中可存活数月,但对光、热、干燥及消毒剂的抵抗能力较弱,日光直射数小时即死,加热至60℃后30分钟或煮沸后立即死亡,消毒饮水余氯可迅速致死。

伤寒的潜伏期一般为10天左右,其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食物型暴发流行可短至48小时,而水源性暴发流行时间可长达30天。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为时约4周,可分为4期:

初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至7天内达39到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显著。

极期:相当于病程第2到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有助于诊断。

缓解期:相当于病程第3~4周,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逐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脾大开始回缩。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提高警惕。

恢复期:病程第4周末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当有人患有伤寒时,首先要送往医院治疗,然后将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用100度热水浸泡10到30分钟,然后自己也要用热水清洗。

注射伤寒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伤寒的措施,所产生的保护抗体能保护我们十八个月左右。另外要注意卫生,比如不吃生菜,生水,注意卫生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