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深处
2024-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zzyy2222
今天听了一本书《日常的深处》,这些天都没有如此心平气和地静下心来听本书,会有生成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在这本书里,作者会带我们从哲学的角度观察身边的事物,再透过这些事物,打量我们日常生活的变迁。先是衣食住行里面的食,现代社会有了外卖点餐,我们想吃的任何食材都可以买到,虽然能够饱腹,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书中就提到了最根本的原因是细节的丢失。一道美食出锅,吸引人的是色香味俱全,不仅有感官上的美好体验,闻起来也特别香,人们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而外卖呢?经过一路的颠簸,香气早就消散,甚至连热气也没有了,各种食材挤在一个狭小的包装盒里,吃起来没有任何的美感,只是能够果腹而已。外卖的盛行,也能够看出现代人只是把吃饭看作一项快速完成任务,而不是一项艺术或者生活的美学。
衣食住行里面的行,同样也是细节的丢失。我小时候都是走路去上学,一路上会有各种花花草草或者有趣的奇闻异事,有时候还会成群结伴而行,几个小伙伴叽叽喳喳,会有说不完的话题。而现在为了快速到达目的地,都会选择私家车,大人们不得不忍受这一过程的乏味和拥堵,孩子们缺少了亲近大自然、亲近同伴的快乐。
衣和住两方面反映出短暂的相处模式。我的小时候,都是穿姐姐穿剩的衣服,那时候的衣服不知道为啥,能够一直穿很久。即便破旧了,也会缝缝补补继续穿,穿不了了也会作为抹布之类。可见,一件衣服融入了几代人的情感。而今,一件衣服很可能一天换一身,或者长久的压箱底,时间长了会成为大量需要回收的二手衣物。还有我们住的房子,更多体现的是学区性或者投资性,可以频繁的更换房子入住,家的味道反而越来越淡了。
就像书中强调的那样,与与断舍离相反,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各种物件,与周遭的事物重建温情的关系,这会有助于我们找到生活的实感,克服冷清和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