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勇气应该来自哪里?
近些年来有不少人都对《史记》提出疑惑,感觉司马迁的记载确实有一些疏漏。我最近在读的时候,也感到了困惑,比如荆轲刺秦王的那一段。
《史记》中记载荆轲要去刺秦前,想找一个得力的助手,看中了秦舞阳,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在12岁的时候就敢当街杀人,路上的人遇到他没有敢直视他的,所以认为他很有勇气。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见到秦王的时候竟然立刻俯伏在地,吓得两腿发抖,啥也不敢做了。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色厉内荏,但是你想啊,一个敢于当街杀人的人,在殿堂上也不至于如此战栗啊。司马迁真的记错了吗?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司马迁早在其他的地方给出了答案,秦舞阳的祖父秦开,是燕国的老将,这也难怪秦舞阳当街杀人还能好好的活这么久了。
燕国人说秦舞阳十分有勇气,其实也仅限于在燕国,因为这里有他的依靠,而一旦到了当时的霸主秦国,在秦舞阳看到了真正的天子威严的时候,他的依仗已经不管用了,所以才吓得不知所措。
我们不妨将这段故事联系到今天,我们的勇气从哪里来?在三十岁以前,我想除了小部分人是因为出身自带光环以外,大多数还都是要一点一点积攒的,如何积攒呢?依靠一些能让自己和他人肯定的事。
当你做成了一件事,比如利用假期独自骑行去了西藏,或者写出的策划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哪怕只是一件小事,在家打扫完了整个房间,学会做一道独特的美食等等,只要这件事让你有了成就感,都会在无形中增加你的勇气。
我们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间时,本都是一样的无知与懦弱,但因为我们所遭遇的不同,于是成就了不同的人格,有的人勇气多一些,有的人少一些。
我们可以很轻松的看到,年长的人大都比年幼的人更俱勇气,因为他们的经历不一样。年幼的人阅历有限,在他们看来,有太多未知的事情,而年长的人则是所经历的很多,所以就不会太过胆怯。
当然,这种年龄差距导致的勇气不一,到了30岁以后就微乎其微了。因为30岁之后的人们都有能力来自己做事情,并且都已经经历了足够的风浪,这时的勇气,反而要看一个人的心态。
30岁之后的人,已经不能叫做勇气,可以说是魄力。心态好的人,自然更有魄力,学会了宠辱不惊,懂得了厚积薄发,不会再为小事急的脸红脖子粗,这是30以后的勇气。
而那些到了三十岁,依旧还会当街怒骂、蝇营狗苟的人,那他与勇气二字也就很难发生什么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