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点事儿

职场I放弃还是继续?我选择更好的自己

2019-07-30  本文已影响32人  shine_b766

入职一年零一个月,396天,9504个小时,570240分钟后,我决定离职了。

“冬天出生的摩羯女,天性独立而又斗志昂扬。”

2019年6月,从广州研究生毕业后,我没有依靠由母校带来的地理及名气优势留在南方工作,选择了跨越2116.5公里,将近1/2个中国的距离来到这里,从“新”开始。

初入职场,我是斗志昂扬,而又满怀憧憬的,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虽然对所在行业不甚熟悉,但我是遵从着“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和“在其位,谋其政”的职业观努力且认真的工作着。由于有着先前的实习经验,新工作很快就上手了,工作状态也渐入佳境,便开始思考如何将工作做到极致。

我试着自己创建系统化的工作规则,审视现有的工作方式与内容,查漏补缺。

确实,我逐步完善了一些工作规则,形成了系统化的工作流程,愉悦的心情如同三月正午的阳光。

但还是很快受到了来自工作的第一次打击。

我是以管培生的身份进入的公司,需季度述职。在正式述职之前,部门领导让我们先在部门内部进行述职。而我正是因为工作成果初见成效,自是信心满满的走上试讲台,期待着来自职场的首次肯定。

谁知,却是一场滑铁卢之战。

述职结束后,领导就开始问我:

“听完你的报告,我觉得带你的师傅工作上都是错误啊!你报告里说,你发现了哪些工作的缺失,然后进行了改进。你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表达带你的师傅没将工作做好,是你完善了工作?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当时,听到这个点评我讶异极了,也十分羞愧:我从未想到我传达出的意思竟是对师傅的不满!我满脸通红的走向自己的位置,恨不得自己是只鹌鹑,然后深深地埋进去。

但是,这并不足以打倒我。

会后,我仔细评估了下领导的评价,确实是存在他说的问题:我只顾着描述自己的“丰功伟绩”,却忘记这项工作原本是由他人负责。

这件事,我虽占了理,却失了情。

后来,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报告,把“缺失”换成了“更完善”,最终也取得了不错的述职成绩,重新恢复了自己的昂扬斗志,看见清晰而又明朗的未来在向自己招手。

“摩羯女,固执甚至是偏执,从不善于改变自己的价值观,隐藏自己的情感。从她的脸上,你可以看到所有的喜怒哀乐。”

工作中,我是存在一些偏执的。

比如,我始终坚定的认为,在完成当天工作的情况下,我是可以正常下班的。这是我高效工作的体现,而非我工作不努力;我不排斥特殊情况下的任何加班,但这绝非意味着他人应将加班作为评价我的标准。

再比如,在我的观念里,“姐姐”或“哥哥”是一种年龄的体现,我难以接受任何逼迫我称呼“哥哥或姐姐”的工作方式。

初入职场,我确实将这些自我观念贯彻且执行的彻彻底底,随之而来的评价是“清高”、“自傲”和“难相处”。

后来,我迷茫了,开始反思自己:莫非真是我的错?

我尝试着隐藏自己的情绪。

我积极参加部门组织的各种团建活动,学会了以酒表达自己的敬意;

我六点下班后会晚走一些,至少要等领导走后,我再离开工位;

尝试着,见到比我早入职场的前辈,摒弃年龄,甜甜的喊上一句“哥”或“姐”。

诸如此类,便不再一一赘述。

果然,领导开始夸赞:比之刚来,进步巨大。

后来,渐渐领悟:我凭什么非要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他人之上?我又有什么资格非得评断别人的价值观一定是错的呢?

职场作为由社会成员按照特定逻辑共同建设而成的“场域”,有着自身的运行规则。置身于其中的每位成员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中受着这一限定场域规则的影响和限制。比如,在这单纯的由人与人构成的职场网络结构中,同质性极高,即同一级别的职员大多能力相当,工作繁复程度相当。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领导该如何评判,或者是筛选某个职员作为升职加薪的候选人呢?

显然,那些会称呼,懂人情,走的永远从领导晚的员工便会首先映入领导的眼帘,脱颖而出。久而久之,便成为非制度化的职场规则。所以,想要在这个特定场域中走的更远,存活的更久,上升的更高,自然也就需要遵循这种规则。如若不能改变自己的本性,那便隐藏。

“摩羯女,极度现实,连梦境都与现实息息相关。”

2019年年初的时候,部门调整了人事架构,领导也找我谈了岗位调动的事情。

从那时起,我便开始衡量设定目标与达成目标所付成本是否成正比。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想要向上发展,就必须前往一线项目实践,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也持有认可态度。

但认可,并不代表接受。

因为,前往一线意味着牺牲更多的,甚至没有个人时间,这是我不愿付出的时间成本。

而我愿意付出的成本,并不足以支撑我目标的达成。

所以,我决定从战场中撤退了,干脆利落。

其实,职场中的每一个你,都有选择放弃或接受的权利。

选择放弃,从来都不意味着懦弱;

选择接受,可能意味着负重前行。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职场中,都要学会“衡量”。

如果你觉得目标达成所需的成本你付得起,且愿意付出,那就去执行,不茫然,不抱怨;

如果你觉得目标达成所需的成本你付不起,或者是说无法做到心甘情愿的付出,你可以选择放弃,否则,也只是徒增抱怨,更会失去通往目标沿途的欢喜。

“摩羯女的内心深处总是不断地做着各种实验,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内心戏。内心世界也随之进行着一次次的坍塌与重构”。

我曾有过一段最为艰难的岁月,孤立无援。

在那些日子里,我设想了种种故事的发展、高潮与结局。

然而,结局却以最残忍的形式展现在我的面前。

我以为,我可以承受。

直到有一天,在我为第一百零一个人解答同样的问题时,不自觉中提高了音量,周围同事提醒我小声些,我才意识到:我的工作方式竟在无形中演变成了“嚷嚷”。我竟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也逐渐变得面目可憎起来。

原来,我并不曾接受最终结局对我的批判。

只是这种抗议并未以情绪大爆发的形式展现在他人面前,而是悄无声息地渗透在我的工作中,以另一种方式释放了出来。

经济学中有一个词叫做“负外部效应”,指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为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利益受损的情况。

而这个阶段的我,正是那个产生“负外部效应的人”。

我有抗议的权利,但我却没有因为抗议而衍生出的打扰他人的权利。

最终,我选择放下自己对抗议的执念,决定离开。

张德芬曾这样定义“追求幸福”的三部曲: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舍,顺从自己的心,割舍既有;离,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

来到这个世上,总要幸福的度过这一生。

毕竟,谁出生也不是为了满腹抱怨,抑郁着离去。

既然不再幸福,那便“断舍离”,

选择停止抗议,是“断”;

选择离开,是“舍”;

选择从零开始,便是“离”。

从此,海阔天空,各自天涯,期待遇见更好的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