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什么事呀”

2018-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沽河之畔

        这件事如果发生在现在,不会让人觉得太惊讶,毕竟比这奇葩的事多得很;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简直是天塌了下来。

        一天早晨,我刚进教室,一个同学靠近我耳朵悄悄地说:“你后邻家的大女儿跟村里一个男人私奔了……”

        我愣怔好大一会儿。眼前浮现出一些画面:他们欣喜若狂,听凭火车自由自在地狂奔……

        前些日子,屋后邻居家的大婶,还在我家聊起她的大女儿,定了亲,婆婆家拿来好多东西,女婿模样俊秀还有一手好木工活,大女儿嫁过去之后,不愁吃穿。我母亲随声称好,拉扯儿女,不容易,大婶的大女儿要出嫁了,做母亲的最有成就感。

        大婶家,四个女儿一个儿子,还有一个老公公。一共八口人。我跟她的最小女儿是同学,有时到她家去玩,碰上她家吃饭,八口人围坐在炕上,桌子南北两个盛饭的泥盆,满满的。不大一会儿,两个泥盆就空了。人多就是饭量大。大婶,光是做饭,够累的;更何况缺吃缺穿的,更是艰苦。

        大婶的小女儿我同学,整天默不作声,干活是把好手。我们暑假在一起结渔网,我运气好能超过她,一般情况下她都比我结的趟数多,她能一刻不歇地光低着头干活,这在孩子里实属少见。有时碰到她的大姐,叫一声,就过去了。当时只觉得她的大姐,个高,壮实,话少,白净,端庄。没觉出有什么异样。这样的闺女在农村找个婆家,那得稍微挑挑拣拣的。

        可是怎么就跟村里结了婚快四十的男人跑了!

        下午回家,母亲没在家;一会儿,母亲从外面回来了,眼圈有些红。

        我嚷了一句:“娘,哪去了?我饿了。”

        母亲说去屋后大婶家,劝慰了一番。我这才想起同学说的话。大婶那么好面子的一个人,肯定要死要活的。这可咋办!

        听说,大婶主动到大女儿定亲的人家,赔礼道歉,把聘礼给退了。

        因为这事,大婶好长时间不站街说话了。以往,屋后大婶天刚蒙蒙亮就起床,我都怀疑她不睡觉,她起床后,特别能说话,声音清脆响亮,每个从他家门前和大街上走过的人,她都得跟人家说几句话。我不需要闹铃,大婶就是我起床的闹铃。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烦,可能青春期的缘故,我连她家小女儿都不愿交往。

        大婶这个爱说话爱搭腔的特点,一点儿都没有遗传给她五个儿女;相反她的孩子,都默默的,不愿做声,可能家里的话都让大婶说了,或者她的大嗓门抑制了儿女。

        我真是不明白,大婶就这么个特点,也不算是个缺点,可是她大女儿竟然干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

        全村人,都惊呆了。关于为何私奔,有好几个版本。那些日子,村子像炸了锅一样,大家都在讨论“这算什么事呀”。

        母亲和其他的邻居,没少往大婶家跑,都是去劝慰的,担心大婶哭坏了身子,还有其他四个孩子呢。

        渐渐地,村里人嚼烂,将渣滓吐出来;再没有什么新鲜的感觉。自然淡忘了。

        不知过了多少日子,大婶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接连出嫁了二闺女、三闺女,给儿子结了婚。老公公,也伺候走了。还剩下小闺女待嫁,轻松了不少,日子也好过了起来。

        大婶早晨一如既往地不停地聒噪。

         “跟你家屋后邻居家的大女儿私奔的男人,回来了。”

       这个爆炸性新闻,威力巨大。不免又引起大家的骚动和好奇——为什么男人回来了,而大婶的女儿没回来?

        大婶,对于这个事,像没听见一样。该怎么生活还是一样生活。经过这么多年,大婶早就考虑清楚。那是一种经过痛苦折磨之后的清醒。

        后来,听村里人说,有人看见大婶的大闺女,就在邻村,嫁给了一个光棍,她比光棍小五六岁,光棍待她不薄。后来又听说,她又跟光棍的弟弟,私奔了。

        人们不由得摇头:有了第一次,就不在乎第二次了,破罐子破摔呗。

         这只是听村里人说,我们两家虽然住得近,但从来没听大婶说过她大女儿一个字,也从来没看见她大女儿来过娘家。

        大婶,可能痛恨她大女儿,已经跟她断绝关系。

       第一个私奔的男人,回到了家,房子孩子,老婆还在,孩子还在。

        前几天,听我母亲说,拆建院子里的厢房,就是这个男人领着几个人盖的,年轻时他就是瓦工,一直这么干着,上梁那天,在我家喝酒吃饭。我没在家,只是听母亲说起。我很好奇,这个男人,就没想起我家屋后大婶家的大女儿?

        我打电话给母亲问起盖厢房的事,母亲跟我说盖房子的瓦工的时候,说,拐走后邻大婶家大闺女的男人,我就明白。大概,他的这个事情,是村里人几辈子绕不开的话题。毕竟,大婶家的大女儿当初也就二十出头,对人生和社会不了解,很容易犯幼稚犯糊涂;而这个男人,将近四十,有孩子老婆,经历多,做出这样的决定和举动很难让人尊重。

         如果有一天,我碰到大婶家的大女儿,我一定要问她:

        如果人生重新来过,你还会这样过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