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7

2018-03-17  本文已影响38人  黑羽肃霜

昨天帅帅老师的推文中介绍了魏晋风流相关的内容。提到魏晋,就很容易的就会联想到那之后的“五胡乱华”。在这里提几个和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相关的冷知识。

五胡

五胡指的是:匈奴,羌,鲜卑,氐,羯。很难记对不对?以下是转自著名公众号混子哥《五胡乱华》漫画中的一张图。很快就能记住!

来,跟我一起念一遍: 匈奴 抢 鲜卑 的(di) 姐

摘自混子哥

古代几个少数民族族名的由来

话说我们汉人的老祖宗其实蛮不厚道的,欺负少数民族没有文字,常常用一些带有贬义的词来称呼异族。

“羯”的本意是“阉割过的公羊”,用来形容人,自然是带有侮辱性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具有出人意料的创造力。比如匈奴,意思是“来势汹汹的奴隶”,鲜卑,意思是“吃生食的贱奴仆”,蠕蠕,意思是“蠕动的虫”,羌,意思是“头戴羊角的人”,等等。这些异族都没有本族文字,只能吃哑巴亏,被栽上这个丑名字,另外有些异族后来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并且流传了下来,这才有机会发出声音,为自己正名。比如说日本人,在两汉魏晋时期,我们的祖先管他们叫“倭人”,意思是“顺从的仆人”。

—— 摘自:《杀戮书 十六国风云》 — 张璟琳

好在现在国家民族团结,稳定安乐,多民族融合较之古代远为和谐。

八姓入闽

作为福建的考生,如果你没有听过“八姓入闽”这个历史事件,那么就太说不过去了。所谓“八姓入闽”,指的就是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大姓氏族南迁入闽的事。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三山志》)。其中有林姓、黄姓、陈姓、郑姓、詹姓、邱姓、何姓、胡姓八姓

如果你会说福州话,福州有一句谚语,字面直译过来就是”陈林满街爬”。倒不是说姓陈的和姓林的真的在大街上爬,而是说陈姓和林姓是福州的大姓,多到在街上随便扔块石头都能砸中这两个姓氏的人。

少数民族首领的名字

这条冷知识和魏晋时期没什么关系,不过也算一个冷知识。
这大概是比较头疼的了。我们看历史教科书也好,或者读到一些设计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的文章,总会对他们的名字感到很头疼。

接下来这两个厉害了。其实是两个段子。

摘自《国宝档案》

最后要说的

上图没有恶意,他们原本的发音读来一定一点也不可笑。只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从当时的时间点来看,如果你的本民族缺少文字,那么传承和发扬的工作也许就要交给别的民族来做。
所以,不管在什么时代,读好书,有文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确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硬道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