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敏随笔 | 转专业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2021-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灵敏4603

     印象中,从我在经管学院开始工作到现在,今年是第一次遇到转出学院专业的同学人数比转入学院专业的人数多的情况。经济管理类、金融类的本科专业似乎越来越不受到大学生的青睐,网络上的好事之徒在高三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甚至为搏眼球,放出了“将来最不好就业的十大专业”之类的文章,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赫然在目。许多不明真相的高三学子和已入读这些专业的大学生信以为真,从不选择经济管理类专业到嫌弃自己的专业,我实在不得不替我们的专业说一句:这个锅,我不背!

     记得我看过一个网红高三语文老师赵雪的演讲视频: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在大家都在紧张备考的时候,赵老师讲了一节很精彩的《诗经》,大家问:赵老师,你讲的课真精彩!可是,你花这么多精力准备的一节课,高考会考吗?赵老师笑答:不会,至少这节课的内容不会考。但是再让我选择,我还是会讲,还是会花这么多时间准备,还是会讲得这么精彩!真正的教育不仅仅要给人以知识,还要给人以诗和远方,要给人以发现美、欣赏美的视角,还要给人以创造美和心灵的双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同学们学习“目的性”越来越强,这个专业将来找工作好找吗?这么课程对我面试有用吗?这些讲座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升职加薪吗?仿佛在学校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应该明码标价,他们精细地计算着收入和产出,然后长舒一口气,觉得自己做了一个精明的决断。但是,真正的学习不是这样的。

      从人的一生来看,对知识性的学习会集中在我们的18岁以前,我们背诵、我们记忆、我们练习,为的是对这些基础的知识进行巩固,但是到了大学,我们应该做更多探索性的学习,尝试用之前学到的知识去探索一些未知的领域,尝试去做出我们自己的理解和论断,只有这样,知识才能不断地迭代换新,更替前行。

      在专业的学习上,很多同学武断地认为,这个专业并非我的兴趣,我要寻找我真正的兴趣,然而等他调换到新的专业以后,他会发现,似乎这个专业也跟我的兴趣并不匹配,到底什么专业才是我的最爱?说实话,我们现在所选择的专业,未必能符合所有的兴趣,所谓的兴趣,除了从一开始就能让我感觉到乐趣,还有在自己的专业中找到与自己性格、能力、价值观都能匹配的一个小的切入口,找不到大方向的兴趣,我也许能找到小兴趣。比如,大学老师未必是我职业的首选,我并不喜欢讲课,我只喜欢写写文章,做做科研,那我能不能先在这个岗位稳定下来,把自己的主攻方向调整为做科研?再比如说做辅导员,我们也可以选择主攻党务工作方向,主攻心理咨询方向,或者主攻就业指导方向。这样想来,是不是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一个职业方向?

     不要急着否定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的专业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伴侣一样,要有足够的耐心,相互磨合,相互了解,找到彼此的共同点,求同存异,互相赋能。将来的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单一的技能型人才,更需要有综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大学,我们从来都不只要求大家称为一个只学专业的书呆子,我们希望大家能学习、会学习,也倡导大家爱玩,能玩、会玩的大学生,成为一个阳光、健康、快乐的大学生。成天的老气横秋、暮气沉沉的,有什么意思?

     今晨起来,看到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在近日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我想,这是我们学校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件大事,本来就是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我们已经成年,有自己的判断力,万万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至少在你否认它之前,你要非常了解它,否则,这个决定怎么能叫成熟呢?

      国家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已经出来了,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只要我们立志成才,将来必有我们的用武之地,大展拳脚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我们当初学过的每一招、每一式,扎稳马步,才能出拳快、狠、准,对自己的需求一击即中。

      同学们,不要毕业以后才开始热爱自己的母校、工作以后才热爱自己的专业,抱着学好专业、但不仅限于学好本专业的学习态度,广纳百川,兼听则明,才能在将来的职场上孰能生巧、游刃有余。

      你们说,对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