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鸽养殖2018中国畜牧业及现代化养殖设备博览会

春夏季节如何做好肉鸭的饲养管理?

2019-04-15  本文已影响12人  e00d2038cd43

每个季节都有特点,肉鸭饲养管理要点也要根据季节变化而变。春季天气回暖,微生物滋生加快;并且春季多风,天气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所以在肉鸭饲养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进苗前做好如下准备:标准棚舍要检查棚顶及棚沿有无开裂处,有开裂处及时进行修补,同时棚沿两边压上砖;竹竿棚要检查棚舍两边的地锚有无松动,及时加固。

二、进苗后育雏及整批养殖期间要做到“三不”,使整批鸭子不出现“脱水”、“出汗”、“受冻”现象。

1.育雏期间要做好保温工作。春季气候多变,夜间到零度甚至以下,中午则达到15至18度。温差大,夜间育雏温度得不到保证,出现挤压现象,易造成伤亡。育雏鸭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33℃,4-7日龄26-29℃。

2.做好通风,春季饲养如果照搬冬季饲养容易出现“出汗”现象;如果通风过大又会出现“受冻”现象。要做到合理通风,及时扩群。通风不足棚舍内潮湿,鸭子羽毛出现打溜现象即“出汗”,长时间严重影响鸭群生长,影响利润;通风过大鸭群易受冷出现感冒,极易诱发浆膜炎,出现大伤亡。通风时要做到如下要点:春季有风天气较多,通风时要结合天气选择合理通风方式。育雏期间可选择升降保温隔帘进行通风;在舍内温度有保证的情况下,加大通风量;鸭舍两边的塑料布,一定要从上往下放,进行通风;早晚或天气变冷时,缩小通风口,中午气温高的时候,放大通风口。随着鸭群日龄的增加,可逐步加大通风,让鸭子逐步适应。鸭舍通风不良,扩群不及时导致密度过大,棚舍内潮湿,易诱发浆膜炎,鸭肝等疾病。扩群时要循序渐进,切忌一次扩群过大。

3.随着温度回升,饲养密度应该逐渐降低。密度过大会导致鸭舍内环境不良,鸭群易患病,造成料肉比增加。

三、春季气温回升,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因此要搞好环境卫生并提前预防疾病。

1.对死禽病禽及时处理,搞好棚舍内外卫生,平时勤消毒。

2.春季易发生病毒性感冒,必须在5日龄接种流感疫苗。

3.由于天气忽冷忽热,鸭肝发病率有增加现象,在1-2日龄可注射鸭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进行预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