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四部日式春天物语
春天就是亚撒西(やさしい温柔)和撒比西(さびしい 寂寞)。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不懂日语的我本人。
春天的确来了。
好快,樱花、海棠、梨花盛放又凋谢,绿枝从花朵的缝隙生发,清明过去,热闹好像只有一夜。
啊,我们还剩春天的尾巴了。
这么好的春天,学生党在上课,社畜在搬砖,漫山遍野的花与树都错过了。
不要紧,城市生活sucks,好在我们还有电影。
我爱的四部日式春天物语,现在全部都送给你。
01
《四月物语》
岩井俊二,1998
四月必看。
少年心事当拿云,一首春天的散文诗。
少女卯月因为喜欢学长山崎前辈,就默默追随他的脚步,也来到东京读书。
因为他在,所以经常光顾那家书店,所以创造各种“巧合”来与他相遇。
最后在大雨之中,撑着红伞的女孩终于能浅浅地表明心迹:在我眼里,学长一直很有名啊。
抖落一身樱花
单车与樱花
一场春天的婚礼
大雨的书店门口,挑选一把红色雨伞
风与光
好像发生了许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未来他们会怎么样呢?是否会在一起?又是否会分开?
这些都不是那么重要。
因为春天的樱花道路,倾盆大雨下的红雨伞,湿漉漉的头发,还有心心念念的暗恋之人,是我怎么也不会忘记的春天啊。
02
《花与爱丽丝》
岩井俊二,2004
《花与爱丽丝》是那种必须25岁之前看的电影,再晚就来不及。
花(Hana)和爱丽丝(Alice)是最好的朋友。
是春天的具象。
芭蕾课
樱花树下
女孩、男孩、女孩
花与爱丽丝
搞怪二人组
告别与告白
窗外巨大的阿童木静静看着我们
一瞬间定格的芭蕾,全片最美的段落
少女的友谊。
爱上同一个男孩子什么的,夹杂着甜蜜和酸涩,一点点妒忌和一点点欢喜。
父母亲离婚分居什么的。
不知道如何表达对父亲的感情,只能用陌生的语言说生涩的“我爱你”。
在下大雨的白天穿着雨衣跳舞。
费尽力气去争取一个兼职的机会。
用纸杯做成舞鞋,在光影交错里跳一段春天的芭蕾。
最终还是青春无敌啊,无所事事,连心事也是那么轻盈。
03
《春天情书》
森田芳光,1996
这是一部温柔到死的电影。
散发着互联网早期寂寞又美好的渴求,留有通信年代的老派浪漫作风,等待的焦灼,小心的试探,见面的忐忑,上世纪的信物,扑面而来的世纪末气息。
速见升(内野圣阳饰)是东京平凡的上班族,他以“春(ハル)”作网名,登陆一个电影留言板寻求同好。
留言板上充斥着热爱电影的人群,速见独独与网名“星星(ほし)”的陌生人相聊甚欢。
他们通过私人邮件聊天,从电影聊到爱情、事业、人生。
星星的真实身份是住在盛冈的女孩藤间美津江(深津绘里饰),多年前爱情道路上的巨大打击让她始终无法向前迈出一步。她不停地变换工作,仿佛一只找不到归宿的鸟儿。
通过邮件,星星和春天彼此牵绊与吸引,成为了虚拟时代来临时从未谋面的知心好友。
绵密的雨、桥上各具心思的朋友,倒映着城市面貌的窗子内有点寂寞的人,不断放慢、重放、定格的挥手帕,那是梦中的场景。
人类的沟通手段日新月异,爱情的本质却不曾改变。
“你坐的新干线以时速200公里驶过我的家乡”,那交汇时互放的光亮,被纯情的浪潮彻底淹没了。
啊,感觉自己完全错过了互联网的纯情时代。
真的有过那个时代吗?
04
《小森林 冬春篇》
森淳一,2005
独居时特别珍爱的电影。
可以获得一些独自吃饭的勇气。
女孩因为适应不了大城市回到小森,却又想着外面的世界,茫然不知何去何从,无论留下或离开,单身或嫁人,做菜,犁地,种田,收割,她都在努力地认真地生活,平凡中透露着小确幸。
或许这样的乡村生活太理想化了,但景色和食物都足够赏心悦目,勾起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的乡下生活的回忆。
在季节变化和小森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展现了人与自然,与自我的关系:我们被一蔬一饭滋养,也被自然万物养育,更在孤独中学会与自我相处。
因为人生本就是“螺旋”,在同一个地方周旋,在季节里转圈,兜兜转转,每次却又不同,或上或下或横着延展出去。
毕竟每个春天都是崭新的啊。
要对岁月流转怀抱敬意。
春天不朽
Fin
关注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