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灰烬
最近又听回许嵩、徐良、汪苏泷。
拿着智能机,戴着蓝牙耳机,听这些歌,心情很微妙。
其实也没过多久吧。那时候还在为有一台诺基亚触屏手机而沾沾自喜,丁零当啷的小串饰,花花绿绿的幼稚贴纸,廉价的有线耳机里传来的黏腻发音(尤其是那时候的徐良哈哈哈),这才是对的。
不是都在说文艺复兴吗,我感觉我也陷入了这个怪圈。听回以前的歌,追回以前的电视剧,然后有点优越感的说,经典就是经典,怎么可能被超越呢。
歌没有变,品味没有变,什么都没变,却又什么都变了。
总有一种大梦初醒、物是人非的错觉。
最常见的说法是,时尚是一个怪圈,一个轮回。
十几年前流行的喇叭裤现在满大街都是,早就被淘汰翻盖手机以“折叠屏”的新造型跃跃欲试。
换汤不换药的做法,让稍微有些敏感的人自以为发现了有限循环的周期,人人都是预言家。
但酒在杯中,换了一只杯子,便不再是那杯酒了,我怎么会醉。
我刚刚翻我的空间日志,虽然早就锁了,但是一直舍不得删。
我看到14、15年的时候,我还有习惯在文章最后写落款。
15年的日志其实,我很喜欢的这个英文名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被我改掉了,当时没什么留恋也没有太多犹豫。
没想到原来我用它用了那么久,最后就为了“更方便被记住”“更容易读”这一类肤浅的理由,换掉了。
现在想起来,突然有点后悔。
有一段时间喜欢纯黑(一个up主,现在也很喜欢),有一天我突然想到,我的英文名是a开头,于是我顺理成章地把我的名字藏进了他的名字,blazureck(bla-azure-ck)。
我的google邮箱、之前的ins名、还有一些社交app,都用了这个我自创的名字。不过后来改了英文名以后,有些改成了新名字,有些还保持着原样。
好像并没有“循环”和“轮回”这一说。
因为想要被更容易地记住,所以不断地做出调整。
因为怕被遗忘。
这个症状孤独又悲伤。
现在开始理解,为什么我妈车里的歌都老掉牙了还在放。
无论如何都阻止不了时间的浪潮卷走一部分陈旧,能做的不过是守住一把灰烬罢了。
因为灰烬很脆弱,却又有一点余温,让人雀跃又落寞的。
最近想实实在在地“写”点东西,总是敲键盘太没意思了。
于是买了本本子,有灵感了就写一两句。我有点找不回以前一写就是一大版,甚至手都被墨水蹭得黑乎乎的感觉了。
但这也是我想守住的灰烬。
DATE-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