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乡村枫叶集情路

散文,青春|追着火车跑

2017-06-14  本文已影响89人  3a0d64e86c30
散文,青春|追着火车跑

火车是个美好的事物,从过去时速四五十公里、每个小站都停的绿皮火车,到而今时速三百多公里、只停大站的和谐号动车,铁路事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从"看火车"到挤绿皮火车再到乘高铁,火车载着我奔向幸福之旅,给我留下许多美好回忆。如果一个地方既通火车又通汽车,我会首选火车。

我对火车的记忆是从"看火车"开始的。我老家在离县城十几里远的一个小山村,过去没什么重要的大事人们一般都不去县城,火车对乡下孩子而言是个稀罕物。为了激发我们努力学习,父亲会制定一些特别的奖励措施,"看火车"就是其中最有吸引力的奖赏。因为兑现这个奖励得去县城,不仅好玩,还有好吃的桂林米粉。

到了"看火车"那一天,父亲会把他的凤凰牌二八大杠擦洗得铮亮,母亲会早早做好饭。吃过早饭,父亲便骑着车子载着我们去县城,我和妹妹喜气洋洋地坐在车前的横杠上。父亲骑车把我们带到火车站附近,在铁路边选个视野开阔的地方坐下来,开始"看火车"。我把耳朵贴在铁轨上,感到微微颤抖时,便兴奋地大喊大叫。过不了多久,便能听到呜呜呜的汽笛声、火车摩擦铁轨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然后就能看到烟囱冒着白烟的绿皮火车呼啸而过,顺着铁轨奔向远方。我们在铁轨边上跳啊笑啊的鼓掌欢呼,有时火车车窗里会伸出一些陌生人的脑袋来,不解地看我们。有时会很久都等不来一列火车,我和妹妹便手拉着手在铁轨上走……到了中午,父亲便领着我们去吃上一碗桂林米粉,这样奖励才算完全兑现。那时最大的期待便是坐上火车去远方。

后来离家外出求学,坐火车便顺理成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2001年春节后返校,从过完年开始就去火车站排队买票,我家所在的小县城不是始发站,春节后是返程高峰,火车票很紧张,根本买不到时间段好的车次。好不容易买到一张,还是早上六点发车的站票。我只好提前一天赶到县城,去姨妈家住一晚。乘车的当天,四点半就得起床,姨父踩着三轮车送我去车站。到了车站才五点多一点点,火车站已经挤满了人。等到五点半,开始检票。姨父见那么多人坐车便不太放心,执意看我上了车再回家。火车终于来了,车上满满当当的全是人,车门根本打不开,有些人开始从车窗爬进去,姨父见状便托起我,把我从窗户里塞,等我的身体进到车里,又把我的背包塞给我。我背着背包,被卡在人流里脚都够不着地,连厕所里都站满了人。那天我从起点站一直站到终点,从天刚蒙蒙亮一直站到天黑,十多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待到下车人都差不多虚脱了。虽然很累,一想到当天还有好多人挤不上车,我还能按时返校,所以心情很愉快。我十分感激姨父,要不是他坚持送我上车,我根本挤不上。

参加工作以后,城际列车多起来了,火车也提了速,绿皮火车车票渐渐地不那么难买了,赶火车回家渐渐地成了幸福的事。我曾好几次从工作地搭最晚一班的绿皮车回老家,头一天晚上23:30发车,第二天早上7:30到,买张卧铺票,睡一觉就到站,既节省时间,又省了一晚的住宿费,经济实惠,周末两天就可以往返一趟。

火车还为我的感情作出了巨大贡献。有几年男朋友在外地,每次见面都要坐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好在有直达的车次,不用转车,省了不少麻烦。再后来结了婚,老在黄金周或者春运挤火车,因为婆家在外省,从我们安家的城市没有直达火车能到,只能在郑州、无锡中转,人多得不得了。千辛万苦买到了票也不一定挤得上车。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们俩都已经上了车,我在前面,被人流从车门边挤到了车厢连接处,先生就站在车门边。火车要开了,车门关不上,站台上还有很多没挤上来的,列车员让先下去两个,给他把门关一下,留个缝给下去的人再上来。先生依言下了车,结果列车员就把门关上不给上来了,列车已经缓缓开动,先生追着火车边跑边拍门边喊,"我老婆孩子在车上",列车员许是于心不忍,便又打开一条缝让他上了车。场面堪比大片,十分惊险,到得车上相聚,我们俩都笑出了眼泪。车厢里到处都是人,有的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有的直接把行李箱当凳子坐,还有的困了就躺在座位底下睡觉……

后来经济条件改善,出行也更便捷,回家的交通工具也有了多种选择,有时开车,有时坐飞机,不必每次都坐火车了。最近一两年,我家开通了到婆家的动车,12个小时车程,比开车快,比飞机便宜,又勾起了我坐火车的欲望,在不赶时间的时候,我更愿意坐着火车旅行、回家。

别了,那些追着火车跑的日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