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Mo 原理解析
本文首发于我的个人博客:Sui Xin's Blog
原文:https://suixinblog.cn/2019/09/elmo.html
作者:Sui Xin
ELMo (Embeddings from Language Models) 是一个深度上下文相关的词嵌入语言模型。运用了多层双向 LSTM 编码器。
论文:Deep contextualized word representations
模型架构
ELMo整体上,ELMo 采用了多层双向 LSTM 编码器(上图为双层)构建语言模型,最终取各层 LSTM 的 hidden state 与初始的 word embedding 构成下游任务的输入。
Bi-LSTM LM
前向的语言模型为:
后向的语言模型为:
最终的语言模型极大似然函数为:
其中, 是 token 表示层的参数, 是 softmax 层的参数,这两个参数在前向和后向的语言模型中是共享的,只有 LSTM 的参数不同。
ELMo
对于一个 token , 层的 Bi-LSTM 可以得到 个表示,最终通过拼接得到 个特征:
其中, 是 token embedding 重复拼接得到的向量, 是双向的 LSTM 层 hidden state 拼接得到的向量。
对于下游的监督学习任务,一般的做法是直接取 LSTM 最顶层的 hidden state 作为特征,但 ELMo 认为模型不同层学到的是不同的信息,所以应该对得到的 个特征计算一个加权组合:
其中, 是一个 softmax 归一化的权重系数,用于指示每一层应该放置多少关注度, 是一个全局的缩放系数,实验证明其非常重要。
下游任务使用
对于一部分任务,将原始的嵌入向量和 ELMo 加权向量拼接即可作为下游任务的特征:
对于一部分任务,将 LSTM 某些中间层的嵌入向量和 ELMo 加权向量拼接可提升效果:
某些情况下,在下游任务中 fine-tuning 可极大的提升效果。
模型特点
优势
- 上下文相关的 contextual 语言模型:减轻一词多义的影响;
- 双向编码语言模型;
- 模型深。
- 不同的层捕获到不同的自然语言信息:较低层捕获到语法信息,较高层捕获到语义信息。
缺点
- 是伪的双向模型;
- 特征抽取器为 LSTM 而不是更强的 Transformer。
参考
官方网址:https://allennlp.org/elmo
官方 GitHub:https://github.com/allenai/bilm-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