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国人的善良——谈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约翰形象

虽然电影《金陵十三钗》很早就上映了,但是我也是在昨天才有机会完整地把它看完,看的时候总感觉一腔悲怆积聚在心头,几度落泪,感觉中国人的灾难是那么地让人难以承受。看完之后有很多话想说,现在先在这里记录下,我对于影片中约翰形象的一些感受分析。
1.当看到女学生被日本人拖拽侮辱时的奋力嘶吼。
当一伙日本人闯进教堂,发现女学生时,兽性大发,受惊的女学生被日本人逼迫着到处逃窜,无力抵抗的女学生快要惨遭毒手时,身为入殓师的约翰假装神父试图以这种身份来阻止他们作恶。
然而并没有震慑住他们,虽然能看出他作为人本身对于邪恶势力恐惧的一面,但同时也更能看出其敢于阻止恶势力的精神,也正因为如此才能体现出这个人物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正义感的人。
当他被日本人打晕在楼梯上,眼看着一个女学生从楼上掉下来摔死在自己眼前的时候,我们从屏幕外从他的眼神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无能为力的绝望和伤心。
约翰作为一个美国人,身为一个外国人,尚且有着对于别国人民生命的敬畏之心,和试图挽救的意识。
而反观那些日本人,比强盗还不如,比恶魔还要可怕的侵略者们,是如何能够做到视中国人的生命如草芥呢?
看到那些被吓得慌不择路的女学生我们虽然不能体会那种设身处地的绝望,但是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被这样欺辱,总有种想要把那些歹人碎尸万段的冲动。
如果他们尚且有一点人性良知的话,那个时候的中国人也不至于遭此厄运,然而这只是后话了。
2.亲眼看到两个秦淮女子的悲惨结局,却以善意的谎言来隐瞒残酷真相。
当约翰和乔治离开教堂去寻找走失的两个秦淮女子的时候,他路遇熟人,熟人劝他一起离开,他却执意去寻找那两个女子,而果断放弃了轻易可以逃生的机会。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人性道德的光芒和勇于承担责任以及履行诺言的精神。
当在她们原来的住处看到了她们死去的惨状的时候,我们同样能够看到,约翰对于她们惨死的痛心与难过。这是一个伟大的国际友人对于中国人遭受不幸的深切同情,也是一个在中国罹受不幸遭遇的美国人对脆弱生命的无声哀悼。
当他回到教堂的时候,假装淡定地用善意的谎言安慰那些等待消息的人,他声称她们在半路死于流弹,死时没有受苦。我想他应该是能理解那些人的痛苦才会用善意的谎言去安慰她们的,为的只是让她们的心里好过一点。
虽然都是死去,不受苦比受苦更让人内心更容易接受一点。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约翰真的是在用心在做的。
3.当日本头目命令女学生去参加聚会时,试图多次拒绝参加。
日本头目强硬地通知女学生们去参加那个美其名为“聚会”的恐怖集会,约翰不是不知道这个集会意味着什么,所以他多次试图跟那个头目商量能否不参加,直到把那个头目逼急了,想要有所行动。此时在约翰的内心里无力感再次占据了上风。
一个成熟的男人,当现实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能够意识到日本人先前稳住他们的意图,所以当日本人提出那样的要求的时候,约翰下意识的就想要拒绝这样的通知,然而木已成舟,单靠他微不足道的力量是难以和他们对抗说不的。
于是他只能寄希望于他所信奉的主,连夜虔诚地祈祷,试图能够得到庇佑。
虽然约翰有点市侩,有点人性的小瑕疵,但这些都不足以掩盖他生命中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辉,而这便足以成为渲染整部影片的正面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