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分叉的花园| 悄然而至-0100号(完结篇)
本文为有分叉情节的链式合写小说。每部小说总计16个平行情节。所有作者按算法共享收益。并获得Foutain基金会1.6万FTN赞助。现向大家征集投稿续写。投稿说明详见:合作小说征稿
《悄然而至》第一章
作者:罗锦书
天空飘着绒毛细雨,朦朦胧胧。罗锦书站在雨中,手提包和雨伞早已滑落到脚旁,斜在地上。衬衣裹着身子粘乎乎的,仿佛缠满了胶带。然而他对此毫无反应,手里捧着一封信。怔怔的望着那几个字:“不打算治了”。信纸被雨打得瘫在手上,字迹模模糊糊的晕开,仿佛也在抽泣,默默无声的。
信从乡下寄来,上面是姐夫潦草的字迹。那不打算治的,是锦书病重的姐姐。他对姐姐有非同一般的感情。这些年起起伏伏走南闯北。只有那座简陋的砖瓦房,能让他放松下来。每年回姐姐家,伴着阵阵青草香,总能忘掉所有烦恼,酣睡到天亮。
锦书没见过亲生父母。据姐姐说,他们在矿上出了事故。那年姐姐才15岁,带着刚满六个月的锦书与奶奶相依为命。不出半年,奶奶又悄无声息的走了。姐姐只好领着他四处要饭。
讨到姐夫家的时候,他竟然从自己碗里拨出一筷子青菜。姐姐厚着脸皮又来讨几次。后来,给姐夫洗起了衣服,做些家务。再后来,俩人过上了日子。
姐夫比姐姐大12岁。是瘸的,不能下地种庄稼,家里穷得很。一直讨不到老婆。凭着木匠手艺接点活儿,勉强糊口。瘸就瘸点吧,人好就行。姐姐嫁过来之后,日子过得温馨。尽管是捡的老婆,但他疼得很。对锦书也毫无怨言,像待亲儿子一样。
锦书懂些事的时候问过姐姐。他们为什么一直没有孩子。她眼神稍微有些闪烁,随后又充满爱意的说:“姐姐有你啊。你就是姐姐的孩子。”这话他根本不信,还不是因为穷。
在那间破瓦房生了根之后。姐姐长期饥饿的面庞逐渐圆润起来。粗黑的秀发又有了光泽。她原本是个大美人呐。操持家务,忙前忙后。破瓦房像是终于睡醒了,变得生机勃勃。院子里多了几只鸡鸭,窗台上养起了花。姐夫的活计竟然也红火起来。村里人说他白捡个天上的仙女。
可是锦书要上学呢,除了吃穿住用。也就刚刚够学费。听说上大学以后要更多钱。姐姐在煤油灯下穿针引线的熬了一夜又一夜。一熬就是十几年。哪还敢再添一张嘴。但不想要,就真能做得到?这也挺奇怪。
因为没有孩子,自然也少不了说闲话的长舌妇。据她们调查,姐姐克死了自己的父母和前夫,被扫地出门,是个扫把星。锦书是她和前夫的孩子。
有一次遇到一个要打全套新婚家具的大主顾。订金都交了。听到这个流言,非说不吉利。强拉着姐夫把钱退了。姐姐躲在里屋生闷气。姐夫连忙过来哄:“他家不打,还有别人家打。咱不气。这些没影儿的话,都是那些丑八怪编的。她们看自己不如你漂亮,就编些屁话嚼来嚼去。咱就当她在放屁嘛!李歪嘴那嘴怎么歪的?还不是他那丑媳妇屁话太多给熏的。总往一边躲、一边躲,躲着躲着就歪啦。”边说边学,姐姐被他逗得前仰后合。
别看是两个只上过小学的人,有时他俩聊的天,美极了,像诗一样。比如有一天锦书正写着作业。他俩在窗边聊起第一次上门要饭,姐姐的脸被油灯映得有些红,说:“我望着咱家那扇门,写着福字的红纸跟着风呼扇呼扇,好像在朝我招手。我敲开门,就看见你这个傻子。”姐夫牙齿雪白,眼睛里映着星星:“我一开门,你就悄莫声儿的站在那,不言语。我听见风呼呼直响,也不知该说啥。”能把日子过成这样,穷点苦点,又有什么大碍呢。
雨还在下,锦书回过神来。冲向距离最近的一个电话亭。钢镚从指缝里撒了一地。
“刘总!我家里出事了。我姐有癌症,她不想治了。我打算劝一劝,再坚持坚持,兴许还有希望。能不能给我一礼拜假?我想明天,啊不,今天就赶回去。”
“一个礼拜?!锦书我理解你,但一礼拜绝对不行。为了这个项目,公司已经预支十几万,你从头到尾跟了两个月又不是不知道。再有10天对方就要拍板儿签不签合同。这个节骨眼,你消失一礼拜。谁能顶得上?!”
锦书的眼泪已经打转儿:“老大我求求你,那是养了我十几年的亲姐姐。她就跟我妈一样。我可以不要年终奖,但我必须得回去。晚了可能就来不及了。我求求你。”
“锦书,你不要怪我。我有几百号人要养。这份合同能签,难关就过去。签不了,所有人都失业。签完之后我给你半个月假,你也可怜可怜我。行不行?!”
⓪:锦书合上双眼,泪和雨水混成一片。他狠狠的攥着自己的头发,深吸了一口气:“刘长风,我没日没夜伺候了你三年。工资欠着我也就算了。我不能再没了我姐。操你个妈的,老子不干了!”
《悄然而至》第二章
作者:仓颉BB
摔了电话,到街边打车。火车站永远人山人海,潮水般涌来涌去。人们匆匆忙忙,互不相让,好像都有要命的事要急着去办。售票窗口排起了长龙。锦书站在末尾,焦急的等了一会儿。
队伍一动不动,排在最前面的大爷耳朵背,话又说不明白。售票员吊着嗓门喊了半天,也不好赶人家走,大家怨声载道的。赶不上这班车,就要明天再走了。锦书一天都不想耽搁。他快步走到排在第二位的人那里,要商量商量。
“大哥,我有急事要赶七点半那班火车,人命关天的事。实在来不及了,您帮帮忙,让我插个队行吗?”
大哥腰杆挺得笔直,斜楞锦书一眼:“不行。最烦你们这种说着漂亮话,干着缺德事儿的人。谁不急?我也人命关天,后面这些都人命关天。这不都排着呢么。”
他说的也不算过分,你又没问过,哪知道别人的事有没有自己急,有没有自己重要呢。
从一个毛头小子,到混迹职场七八年。锦书深深的知道,人生里很多事是不能排队的。只有去争、去抢,甚至砸烂别人的饭碗,才能让自己有口饭吃。只是方式没那么直白而已。但有一样,大家都老老实实的排着,文明极了。那就是死亡。插队?好哇,来!都到我前面来,别客气。
时间就像一架水车。“噗通”一声,把你卷进人生的河流,慢悠悠划过一段。“哗啦”一声,又把你带走。不打任何招呼,霸道。
锦书想了想,没再跟大哥争执,一声不吭的回到原处。再排会儿吧,离开车还有半小时呢。
姐姐怎么就不想治了呢?钱不够,想办法就是了。人没了,该怎么办?小时候那么难,那么穷,咬咬牙也都过来了,还有滋有味的。癌症,真是个可怕的东西。能叫人放弃希望,这才短短一年呐。完全有可能治好嘛。唉……不会又是为了我吧。
小时候,姐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总在锦书需要花钱的时候,一分不少的拿出来。她始终在嘱咐着。“锦书啊,初中咱要读县里的一中。你得住校,少在路上来来回回。把时间用在学习上。”“锦书啊,高中咱上省重点。你英语成绩有点差,我帮你报了个补习班。”“锦书啊,还有一年高考。每天给自己多加一个鸡蛋,一盒牛奶。”“锦书啊,到了大学里,多去见见世面,对女孩子大方点儿。”每句看似漫不经心的嘱托,都让姐姐添了几根白发。
终于排到了,还好有票。“卧铺也有,不要吗?”“不要,就硬座。”城市里的火车站太大了。锦书一路狂奔,拐了几道弯,爬了两层楼,在最后一刻登上列车。
这一夜,太难熬了。周围呼噜声此起彼伏,自己根本睡不着。该怎么劝姐姐呢?道理她不是不懂。说到底,还是怕花钱。工作几年,锦书也攒了点儿。说给他们盖间砖房吧,姐姐不同意。置办些电器吧,也不同意。那年锦书背了台彩电回家。被熊了一整个春节。
“我赚钱不给你们花给谁花?”
“以后有的是你花钱的地方。城里的房子有多贵?没房子你怎么讨媳妇儿?”
“那……那姐夫当年也穷,不是也娶到你了么。”
“瞎说!你姐夫有房子。”
姐夫乐得满脸褶子,拍拍锦书肩膀:“你不一定有姐夫这命。哈哈。”
没等首付凑够,姐姐就查出淋巴癌。这一年保守治疗,也花掉七八万。姐姐是怕自己成为无底洞呢。
天亮了,锦书走出县火车站。买两个馒头一袋咸菜,坐上开往村里的汽车。走进家门,看见姐夫正在喂鸡。
“哎?你咋这么快回来了,我寻思得下个月呢。”
“我姐咋样?”
姐夫把鸡食三把两把一洒,拉着他出了院门:“一天天加重,疼得厉害。”
“手术能行吗,医生咋说?”
“手术不保证能切干净。回头还得糟二茬罪。我写信跟你说,也是想让你劝劝,咱最好还是坚持治,管他什么法子呢。但你姐那性子你也知道。要是劝不回来,我俩就把剩下的日子过得再乐呵点。一把年纪了,这辈子也不算白活。”
“什么一把年纪,她才45。你岁数是大点,不也没到60呢么。还得治,啊。这个不用商量。”
“我知道我知道,要不我能给你写信么。你姐不让我跟你说。你别提这事儿啊。”
两人推门进屋,姐姐靠墙坐在炕上。腿上盖着被子,正在纳鞋垫。“姐,我回来啦。哎呀,你就别缝这些东西了,休息休息不行嘛。”
“你咋回来了?又不是逢年过节的。”
“我谈完一个大项目,领导给放了半个月假。”
姐姐把锦书上下打量了一圈。“你这邋里邋遢的样子,可不像是准了假的大功臣。倒像是个逃难的。”她向姐夫一瞟:“你喊他回来的?”
“我上哪喊他去,我不天天都在你眼前么。我也纳闷呢。锦书你是不从工地连衣服都没换就回来了。你换身衣服歇会,我先去做饭啊。”
“姐你现在咋样?”
“挺好的,没那么疼啦。再过一两个月,兴许能下地干活呢。”
“那,咱得一直坚持到完全康复啊。”
“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姐姐每天都照医生的话做,那套词儿都背下来啦。给我弄身大褂,我都会给人瞧病了。你别操心我啊,好好工作就行。我有你姐夫呢。他现在对我跟供祖宗似的,我也享两天清福。你没事别老打搅我们。”
“咳!合着我搅了你两口子二人世界?”
“可不呗,呆两天赶紧回去吧。我跟你姐夫天天忆当年,好多话你不方便听。”
①:“姐,谈完这个大项目。领导给我升了职。工资一年涨到10万。年终奖还能有两三个。我买房买车的事就不用愁了。你也快点好起来,过两年我把你和姐夫接我那去。”
《悄然而至》第三章
作者:妮妮悠然
“好呀,好呀”,姐姐高兴地说道,背转过身去,用衣袖抹了一下眼睛。这个动作,锦书看在眼里:“姐,你咋还哭了呢?”
“哪里哭啊!这是高兴的。”姐姐挤起笑容应道。
其实,锦书知道姐姐心里是怎么想的,她肯定想着自己的病,没有多长时间活头了,能不能看到锦书结婚,生娃都是一说啊。
锦书也不想触碰姐姐的痛点,没再说什么。
姐夫天生就不爱说话,在床沿边老实巴交的坐着,微笑着看着姐弟俩你一搭我一搭的聊着天。
虽然离开家刚刚半年多点,姐姐脸上的皱纹更多了些,因为得病的原因,脸色显得苍白不少,气色上还算不错,可能有姐夫的陪伴,起到了很大的效果吧。锦书心想着。
“想啥呢?”姐姐摇摇锦书,锦书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聊着天都能想自己的事情去了。
姐姐摸着锦书的脸说:“看你,自己在外面也不知道好好照顾自己,净是忙着工作了,又黑又瘦的。”
姐夫也插不上什么话,说到:“你们姐弟俩聊着,我去做饭,锦书想吃啥,坐车也没吃好饭吧,姐夫给你做好吃的。”
锦书的心思都没在吃的上面,答道:“家里有啥吃啥,不用特意给我做的。”
姐夫不多说,下了床,拍拍身子,一瘸一拐的走出了屋子。
“姐,你这病咱不怕,咱们现在有钱,得治病。明早,我和你去医院再做一次检查,见见主治医师,不行,咱就回城里去大医院看看去。”锦书对着姐姐说。
“锦书,姐知道你有钱了,但是钱不能乱花,你自己留着,以后花钱地方多着呢;我这病就保守治疗吧,这辈子能有你和你姐夫,我知足了!”姐姐拍着锦书的手说。
锦书知道姐姐比较倔强,认准的事情,很难说服她的,也就闭嘴不多少什么了。
琢磨着等晚饭后,和姐夫商量商量。
明天去医院不行请医生帮个忙,委婉地跟姐姐说:“她的病好多了,有治愈的可能或许医生的话,能听进去吧!”
姐姐又问了问锦书在城里工作的事情,锦书捡着好的、能说的和姐姐聊了聊。
锦书望望窗外,天已经快黑了,偶尔传来几声狗的叫声。
约莫过了一个多小时,姐夫从门帘处探出头来:“你俩别聊了,洗洗手,吃饭吧!”
“来,锦书,帮我端饭”。
姐姐转头从姐夫笑着说:“你做的什么山珍海味啊!”
姐夫呲着牙:“你猜猜!保准锦书满意!”
锦书答应着,心里嘀咕着姐姐、姐夫也是苦中取乐吧,把姐姐的病情尽量忘记一些,想着伸手掀开门帘走出屋子。
来到厢房,姐夫已经把桌子摆好,正再翻箱子呢,看见锦书进来说:“给你找瓶好酒喝,特意给你留着呢。”“你帮我把菜摆桌子上。”
锦书答应着,忙着去端菜了。一看全是自己爱吃的,还特意准备了一盆小鸡炖蘑菇。
“鸡肉,难不成你把家里的那只鸡杀了,姐夫?”锦书盯着这盆鸡肉问道。
“吃吧,也给你姐补补”,姐夫笑着说。
虽然现在日子好过了,可是姐姐、姐夫过得并不轻松,一来姐夫年纪也大了,木匠活都是做些零头零脑的了,也挣不了几个钱,锦书给的那些钱,估计也都给姐姐看病去了,平时他们就节省惯了,也吃不上什么好的。
从前,有点好吃的,都留给锦书了。姐姐、姐夫两个人在家,估计也就给姐姐吃了,姐夫更吃不上什么好的。
锦书想到这些,眼睛不禁有点湿润。这么多年了,姐夫真的像父亲一样照顾着他。
锦书不知该说些什么。心想着:无论如何,付出多少金钱有的治好姐姐的病。
这会姐姐也进来,三人没多少什么,心里都想着心事,默默的吃着饭。
饭后,锦书抢着帮姐夫把盘碗洗干净,和姐夫在一边背着姐姐聊了聊病情,说明天去医院看看情况再定下一步方案,姐夫没什么意见,说听锦书的,别让他们两口子分开就行。
然后,各自就去睡觉了。
第二天, 刚蒙蒙亮,锦书就起床了。说来也奇怪,回家倒是起的早了。
三人吃完饭,就出门去县里医院了。
一路上,能看得出姐姐的紧张和抵触,如果不是锦书和姐夫拦着,没准就回家了。
进了医院,一顺的挂号、检查、化验。
最后,医生说:“你们一个家属留下谈谈,另外一个先把病人扶到外面的长椅上休息休息。”锦书看看姐夫,姐夫说:“我扶你姐出去,你和医生谈。”
⓪:医生说:“要有心理准备,病人的病情有恶化转移迹象,如果做手术的话,痊愈的百分率并不太高,回去商量一下,尽快做出决定:是做手术还是选择保守治疗?”
《悄然而至》第四章
作者:水萦儿
锦书忍住哽咽:“陆大夫,手术的话,好的情况怎样,差的情况又会怎样?”
大夫微微皱了皱眉头:“病人这个情况,已经过了早期。如果手术,好的情况癌细胞还未快速扩散,病人免疫力要是能跟得上,兴许坚持5年甚至更长也是有案例的;但是,差的情况,很有可能熬不过半年……现在第一步,我们要先选择是否手术,然后术后再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
锦书想想大夫的话,头脑中又以最快的速度想了一下“保守治疗”这几个字,其实所谓保守治疗,也不过就是听天由命的选择。
他的记忆里并没有爸妈的印象,最快乐的时光,都是伴到姐姐那笑吟吟的脸。姐姐阻挡了这个世界带给他的所有伤害和冷漠。
“大夫,我们选择手术,请您给我们安排后面的治疗计划。”
陆大夫又略迟疑了一下:“还得提前跟你说一下,手术前期费用会需要10万左右,后面如果还需要化疗的话,也得做个准备。”
锦书咬咬牙:“没问题,钱我来准备,您给我们安排手术时间吧。”
锦书调整好自己的面部表情,走出医生办公室:“姐,我就说没事。医生说了,咱们现在手术一点不晚。现在医学进步了,做个手术根本不是啥大事,人家刚有一个换过心脏的。”
姐夫黝黑的脸挤出一个憨憨的笑:“锦书,真的呀,心脏都能换?”锦书点点头:“可不咋地。所以我姐这个病,就是个小手术,把那坏死的一点东西给切掉,不就得了!”
姐夫因此更加坚定的拉过姐姐的手:“锦秀,锦书比咱们有文化,咱们听他的。”
姐姐听了换心脏的新事都有,自己也将信将疑的了:“锦书,那手术疼不疼。要是遭罪,弄得人不人鬼不鬼,还不如让姐就这样吧……”
锦书连忙打断她:“姐,手术都有麻药,术后有护士专门护理,十天半月的就出院回家啦。到时候,你就等着抱大侄子了呢!”
姐姐听了大侄子这几个字,顿时开心了。可是瞬间,眼神又淡了:“锦书,姐真是不争气。本想这几年给你和子萦攒点钱,让人家子萦也能风光点嫁给你,这次姐把你们的事耽误了。”说完,用袖子抹了把眼泪。
“姐,我现在已经是公司销售总监了,一年十几万都不是问题……”
手术的时间是半个月后。锦书这次回来匆忙,摔了刘长风的电话就赶了回来。身上的存折里只有3万。10万元,如果刘长风的年终奖和工资不拖欠,对锦书来说也并不是太难的事情。不管怎样,他还得回趟公司,和几个哥们开开口,锦书总觉得还是能借到钱的。
回到公司,锦书打算先找后续接手远洋公司项目的潘忠祥。如果项目做成了,他还可以去找刘长风提提工资的事。
先碰碰运气吧。虽然工资是应得的,可刘长风要铁了心跟他断绝关系,可以找到各种借口作为违约的理由。
潘忠祥见到锦书回来,兴奋的拉过他:“哥,成了。崔总那边跟刘长风提的条件,合同签给我们,但你后边必须你全程负责项目的实施!”
锦书松了一口气,果然不枉自己围着崔总磨了三年。车坏了给他修车,生病了给他陪床。
这时,刘长风来了。看到锦书,马上换上一幅笑脸:“锦书,回来啦,到我办公室来聊聊!”
他就跟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锦书,咱们多年兄弟,多余的话不用讲。合同已经签了,就等着预付款。这个项目你好好给我顶着,回了款我一定不亏待你!”
“刘总,我这次回来是想了解下项目情况,如果工期不是很紧,等我姐出了院,我就回来安排项目的事”。
“没问题!我知道你需要照顾你姐。这个项目,我提前也跟崔总确认过。远洋公司不会着急交货,要给我们留出足够的时间测试、备货,你放心吧。”刘长风说这话的时候,倒像个体贴的大哥。
聊天的氛围既然还不错,锦书也就开口了:“刘总,我姐看病需要一笔钱,您也知道,我之前在远洋的项目上,已经垫付了很多费用,您看……”
刘长风未等他说完,从桌子掏出一个信封递给他:“远洋的预付款还没到。这里面的3万是我自己的家底了,当是给你的费用先报了,哥也只能做到这了。”
锦书跟了刘长风多年,知道在利益的牵引下,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博弈。姐姐住院治疗需要持续的花销,刘长风断定他不会轻易放弃这份工作,还有即将到手的提升,这个饼虽然是画的,但是已经闻到香味了,又怎么会轻易放弃。
锦书拿过钱,说了句谢谢。回到家里,房间还留着子萦的味道,她用过的毛巾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锦书还有一笔定期存款5万元,那是他拿到的第一笔提成,为了拿下项目拿到这笔费用,他喝的胃出血进了医院。他把这笔钱存了3年的定期,本来想着和子萦结婚的时候,给她买一枚钻戒。房子或许他给不起,但他一定给她一枚戒指,圈在她漂亮的手指上,也把自己圈在她的心里。
锦书的心隐隐作痛,眼下姐姐还不知道他们已经分手。他第一次把与子萦的合影拿回去给姐姐的时候,她笑的嘴都合不上了。姐姐……
手术的日子到了,姐姐倒是很安静,一点也不紧张了。她平静的拉住锦书的手,告诉他不要喝太多酒,要多让着子萦。
又告诉姐夫,阴天的时候注意要多穿衣服……姐夫控制不住,哭了一把又一把。锦书一直笑着:“姐,睡一小觉,我和姐夫在这等你。”
过了5个小时,手术室的门终于打开。大夫喊着:“罗锦绣家属!” 锦书和姐夫几步并作一步跑过去。
⓪:医生摘下口罩,“手术很顺利,肿瘤切除的很干净,而且手术实施的早,还未发现增生的肿瘤细胞。3个月以后再来复查一下,具体情况再根据结果确定。”
《悄然而至》第五章
作者:妮妮悠然
锦书和姐夫绷着的心终于放下,长舒了一口气。
“手术虽然顺利,但病人体质非常差。术后前三个月很重要,你们家属别太意了。如果免疫力低下,引起并发症,后果不堪设想。一定要定期化疗,按时服药……”医生又强调。
锦书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儿。手术费用几乎花掉了他全部积蓄和借来的钱,后续费用也是一笔不小支出。手头剩余的维持不了多久,看来就指着刘长风能尽快把拖欠工资和项目提成全付了……
“锦书,想啥呢?”姐夫摇着他的胳膊。
“你姐麻药劲还没过,咱们去病房等着吧!”姐夫边说边一瘸一拐的向着病房方向走去。
等姐姐状态稳定了,去找刘长风,锦书心里想着,跟上姐夫脚步。
回到病房,姐姐还未醒。锦书望着那张苍白的脸,握住她干枯的手,默默祈祷着。
“叮铃铃……”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潘忠祥。他不由得心里一紧,估计出事了,不然小潘不会轻易打电话。
不出所料,急切的声音传来:“罗哥,快回来吧,项目出事了,建设停滞……”锦书脑袋一阵眩晕,设计环节紧紧相扣……他不敢再想下去。
此时进退两难。姐姐尚未康复。项目设计出自他一人之手,不回去一切就得停工,又给了刘长风拖欠的理由……
旁边的姐夫看着锦书:“公司有事,你就先回去吧!你姐这有我呢!”
为了钱,必须回去。望着病床上的姐姐,锦书抹了抹眼睛,转身对姐夫说:“姐夫,照顾好姐姐,不明白的问大夫,我快去快回。”
他心里很清楚,时间短不了。姐姐最难熬的时候,自己不在,心中真不是滋味。
连夜坐车回城,直接去了公司。小潘见到锦书直奔主题汇报情况。
经排查发现是一个至关重要部件导致的。原计划使用进口高级货,为了节约成本后来换成了廉价的。与采购部沟通后,答复是经销商最快也得一个月供货。
项目停工那么久,刘长风不答应。说道:“那就自己去,锦书你去国外采购。”这节骨眼上,刘长风拍板的事,谁也无力反抗……
心中不情愿也没法,姐姐后续康复费用就指着这个项目,此时与刘长风闹翻不是明智选择。
要不说刘长风也算是“牛人”。锦书出国手续都申请了特殊通道,很快办完了。
临行前,他给姐夫挂了个电话。姐姐人醒了,但身体状态不太好,伤口很疼,吃不下东西,每天靠点滴维持着。锦书叮嘱一番,说自己要去国外采购部件,至少一周时间不方便联系了,婆婆妈妈说了很多。
锦书带着对姐姐的牵挂,以及对刘长风的不满,登上了飞机。经过一次转机,十几个小时后安全落地。
原本在国内已经通过经销商联系好了供应商,但到了才发现型号有误。又经核对,取货等等一系列事情,终于在三天后拿到了。锦书买了返程机票,一切都看似顺利。
然而,命运中往往会出现不可期遇的事。在出境海关安检时,他被以私自携带禁止出口商品为名扣下了。锦书一头雾水,明明都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怎么变成了禁止出口商品。
原来他听说这个国家有给姐姐治病的药,能省不少钱。趁着等待部件时间,买了几盒。结果被告知不允许携带。也是运气不好,不由得解释,直接关进小黑屋,等待处理。
手机被没收了,无法联系国内公司,这边没等到锦书的按时归来。
姐姐身体虚弱,状态很快恶化。查出了严重的并发症。她一直问锦书怎么还不回来。医生做了一切能做的,也没能控制住。按常理,术后应该是逐步康复的,像姐姐这样的情况不多见。医生建议转院到大城市。但是锦书不在,手头的钱不够。姐夫急的团团转,也不知如何是好。
几天后,锦书终于被从小黑屋里提了出来,给了重重的罚单,放行回国。
下飞机直奔公司,把部件交给潘忠祥做了安排。原本刘长风还要求锦书亲自盯着部件装好后再回去,锦书直接无视了。买了最近的一班车回了老家。
县城的医院里,姐姐躺在病床上。意识时而模糊、时而清醒,似乎就撑着见锦书最后一面。锦书把耳朵贴在姐姐嘴边,断断续续的听到:“玉,在姐夫那……”
锦书将头埋在姐姐干枯的手上,无声的流着眼泪,内心如刀割般疼痛。
姐姐昏过去后,医生实施了抢救,最后终于说出了那句令人无奈的话:“我也无能为力了,准备后事吧……”锦书拉着医生的衣袖哭断了气:“救救我姐,求你救救我姐……”
医生低下头,拍拍锦书肩膀,转身离开了。
幸运之神最终没有降临,姐姐在锦书怀里安详的走了……
办完后事,两个大男人木然的坐在瓦房里。姐夫好像想起什么事来,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一块鱼形的玉。从造型看,八成是一对儿中的一个。他哑着嗓子缓缓说道:
“你姐临走前,啊,就是你在国外那几天。她给了我这块玉,让我告诉你件事。”
锦书眼圈通红,听到这又打起了精神。
“锦绣不是你亲姐。当年你妈跟她上县城买完东西。回去的时候,看见你在路上边走边哭,差不多两岁。走丢了,话也讲不全。他俩等半天没等来人。你自己也说不清是从哪来的。于是就带了回去。
第二天,你妈就赶着回矿上打工了。嘱咐你姐去报案,继续找。一进派出所你就哭,勒着你姐脖子不撒手,只好又带回家。
一直没等到派出所的消息,等来的却是矿难,父母双亡。后来奶奶也走了。她本想再把你送到警察那,但你不干,抱着她哭天抢地的。她看着你,满心喜欢又觉得可怜,干脆心一横,就带着你要饭了。
后来你姐跟了我,发现她不能生育。我俩也治不起。虽然管你叫弟弟,但我俩却是当儿子养的。你就像是,老天爷悄悄给我俩预备的礼物。”
说到着姐夫已经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
“你姐临走前这个坎儿过不去,觉得我俩太自私了,还跟你撒过谎。让我以你的名义去登了报纸寻亲。这块玉,兴许是个信物……锦书啊,姐夫和你姐给你赔不是了。”说完就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锦书也跪在地上抱着姐夫大哭:“咱不寻了姐夫,不寻了。我姐就是亲姐,你是我亲姐夫。往后我养你,你是我唯一的亲人!”两人痛快的哭了一场,既因为姐姐,也因为心中的压抑和愧疚。
安顿好姐夫,锦书返回城里,计划辞职后休息一段时间。秘书说刘长风出差了,锦书将辞职信放在办公桌上。拖欠的工资,就等他回来付吧。
走出写字楼,锦书想象着刘长风看到辞职信的表情,觉得压在心头的乌云消失了,特别的透气。
手机突然响起来,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尽管陌生,却又似曾相识:“您好!您是罗先生么?”
“我是,您哪位?”
“我在报纸上看到你登的寻亲启示。我……我……我有一块跟你一样的玉。小的时候,我弟弟带着这块玉走丢了……”
《悄然而至-0100号》完
已出场角色:罗锦书、姐姐、姐夫、刘长风、潘祥忠(可不计)、排队大哥(可不计)、售票员(可不计)、医生(可不计)、子萦(可不计)
#小径分叉的花园
更多支链情节,请关注专题:
我是罗锦书,一个在文字中漫步、撒欢儿、沉思、歌唱的灵魂。欢迎加微信以文会友:timothy421204
罗锦书现已成为官方授权推广专员,通过罗锦书专属链接购买简书会员,您将额外获赠:年度会员40个简书贝、尊享会员700个简书贝,链接如下: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1a3d15ae5df9。注意!每日赠贝名额有限。务必在00:00之后尽早的购买。每次购买后网页会刷新。再次购买时,请重新点击上方链接打开网页。购买后麻烦及时联系我,T+2日支付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