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然~金刚藏密修群开示2017.10.25
弟子:先有贪才有爱呢?还是先有爱才有贪呢,还是同时的呢?贪爱缘于什么呢?缘于无明吗?(不知不觉)
鼎然师父开示:因触生贪,有贪缘爱能生爱取。所以,触为苦因,贪是苦相,爱喜为受,便有轮转。是故,眼若缘色,必生眼识,眼识有触,则生受想。因由受想,喜爱必现。若眼缘色生眼识,有触有受,能如实知眼无常,无常不真,不真则不取於眼,不取於眼则不取於色。眼色不取,受触不生,则无有爱取。若无爱取,谁缘生老?不缘生老,则无有老死病苦~鼎然
人之所以不能把控自己,因有我见。见於我能,见於我知,知我能知,缘生我慢,不离无明。
譬如:轻慢之人,必有我能知我能见。却不知道我为无常,无常不实,是为苦。倘若固守我所能知,一旦此色若变,招致他责,就会心生苦恼。因苦恼有嫉恨,是名我见生死。
贪爱有三:欲爱,色贪,无色贪
弟子:师父,什么是“数息”,和您教授的内观禅是一回事吗?
鼎然师父开示:数息,为摄受一念。目的是通过数息处于安止。然而,我所说数息,并非如此。而是於眼即眼识堪能如实知无常不实,是苦是变易生死,於眼色生喜爱不沾不念不取,是名如实数息即安般法。
弟子:師父 如何進入禪定?
鼎然师父开示:禅定,是止息。何为止息?见色生贪,能如实觉知色无常是苦不实,听声生词,於中如实知无常是苦不随不追,鼻舌身意也是一样,是名止息即寂静。
弟子:顶礼师父,请师父细解,欲爱,色贪,无色贪,及与“三有”的关系?
鼎然师父开示:三有为欲有,色有,无色有。欲有,指向能安于六根,然安于之心名为妄识;色有,指向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色无常不实;无色有,指的是微细心识变幻无常。譬如:我见,名欲有;戒取,名色有;贪嗔痴为无色有。实际上贪嗔痴为不实妄想所生,不离触受。因触受不实,合和所生,故贪嗔痴不实,为不实相。
弟子:微细心识在八识似有非有的状态吗?
鼎然师父开示:微细心识不在八识,而是沉淀在七识成假寂静。然,这样的寂静会幻生圣境,令修人有所贪取,是故微细心识为我见所生,不离无明。
弟子:师父,请解答一下:一阐提和一念有啥区别?
鼎然师父开示:一阐提即不知不明,一念有我见攀缘。两者之间所有差别,即是妄取。若无差别,即是妄觉,若非有非无,即是差别相。
弟子:请问师父,什么是戒取?
鼎然师父开示:戒取,指的是认为戒律可以让自己安止不动不生苦受。然,戒律是拐杖,脚是本。
戒律为收摄放逸而生,心若不放逸,何须持戒?然而,放逸心不实,因妄想生。妄想有本不生,不生则不灭。是故戒取为方便收摄心,非究竟寂。
弟子:所以色有为空,但我还是没有实证,不入根本啊?
鼎然师父开示:我们修行,根本在根,诸法在觉,实证在寂。
色为什么是空?因为无常,无常故不真,不真故不实,是名色为空。色虽空但其性不空,为色能运用,是故不空。
弟子:师父如何究竟寂?
鼎然师父开示:如何究竟寂?答:不究竟想即是。
弟子:看了您的讲法视频中的‘念于内息’和‘中阴’。我用二祖慧可悟道的例子举例说明,请鼎然师父看看!如下:
二祖慧可一直处在想‘得法’的状态中不知道,问达摩祖师:“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达摩祖师道:“诸佛法印,非从人得。”
慧可禅师听了没听懂,还是想‘得法’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祖师回答道:“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禅师找了半天发现找不到心,就说:“觅心了不可得。”并以为‘不可得’就是自己真正明白了,实际上这是鼎然师父说的‘中阴’
达摩祖师于是回答道:“我与汝安心竟。”
这时候慧可才如梦中醒,知道之前的‘不可得’是‘中阴’,并因此明心见性。
请问鼎然师父是这样吗?
鼎然师父开示:慧可断臂,义在於六根不起妄想,妄想不起,则於心不动。不动於心,则无所动。是故,断臂为断妄想,不断色身。然而,中阴为六根不知不明,妄生攀去,所以为触爱顿生,名为中阴。
弟子:师父,您之前教的咒和手印,我打坐的时候能持吗?
鼎然师父开示:咒即印,是用来摄受心妄。若心无妄,何须持咒结印?
~鼎然~金刚藏密修群开示201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