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电影·生活·分享

《皮囊》和我

2018-08-15  本文已影响90人  陌生人的碎碎念

1

《皮囊》,作者蔡崇达,这是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是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书中收录有《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我的神明朋友》《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海是藏不住的》《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回家》《火车你要开往哪里》共14篇作品。文集风格略显沉稳,表达了这一代人理想膨胀却又深感现实骨感而无处安身的青年人对自己命运的深切思考。

作者以一种冷静、细致、客观的方式,像描绘人物肖像画般讲述了成长过程中一系列关于身边至亲和挚友的故事,呈现出闽南的渔业小镇上的各色风土人情和一个时代变迁,在一个个温情的故事中又折射出现实的残酷。

“皮囊”出自文中的作者提及的阿太——一位已99岁高寿的老太太,是位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神婆。但她却以具有启示力量的生活态度教导作者:“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作者用《皮囊》这个极具指向本质意味的名词作为书名,以表达对亲人、友人及家乡的缅怀,对那些曾怀揣着崇高的理想和抱负却又被骨感的现实所拷问的青年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回答那些我们不愿面对却又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皮囊》和我

2

我是被书名吸引而读这本书的,本以为会是以尖锐的小说情节来揭示复杂人心的故事,可内容却出乎意料的使我产生了共鸣。那些我们终将要回答的问题, 我,或者许许多多人,都在不知道如何生活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最容易掩饰或者最常用的借口——理想或者责任。 

所谓选择“理想”的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选择“责任”的人说:世人都想着拯救世界,却没有人帮妈妈洗碗。

这是我狭隘的认为,也是当下自己的迷惘与困惑,可能是从小都是放养长大的原因,少了圈养的温顺,活得随性自在,可能因为自己有位像蔡崇达笔下的“母亲”,所以很多事从来都是自己做决定,包括选读哪所中学,读文科还是理科,大学去哪所城市念,大学毕业后是工作还是读研,工作是回老家还是到大城市……我曾不懂事得认为她也许就没太在意我,所以我这一路走来的每一个分岔路口都是自己做选择。刚毕业的时候,我问母亲:为什么我室友的父母都让她们毕业后回到老家,回到自己身边,你却只字不提呢?

她的回答,让我觉得她根本不是一个小学未毕业的妇人。她说:你是这个时代的人,你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我们这一代人没权去干涉。

于是我像又拿到了通行令,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因为有她的支持,所以我觉得一切的随心所欲都理所应当,这才是生命该有的模样。

我生日那天,电话那头的母亲假装漫不经心地说:“好多年没有给你过生日了……”

“我也好多年没陪你过生日了,妈……”

突如其来的感慨让我们都沉默了,我意识到隔着屏幕的那头,那句轻描淡写的话的背后,掩饰着多少伤感与惆怅。侄女说,母亲时常念叨我,却不愿给我打电话。甚至有时候我打电话回去她也总说,没事儿别老往家里打电话,要忙自己的事儿。可我知道她明明很挂念我的,否则她不会壁纸、锁屏、聊天背景都是我,不会时常跟左邻右舍提及我,不会不让任何人碰我在家里的东西……

我好像突然间长大一样地明白,那个最爱我的人,一直压抑着她无尽的思念,却从未自私的想过把我留在她身边,而我却自私地过着自以为自由的生活,完完全全地忽略了她是多么地需要我。

3

作者文中提到他中学时创作的小诗:

世界都不大

我可以哪里都不去

我可以在这里

只看着你

直到一切老去

我也曾一心想要“到世界去”,不过如今想通了,哪儿都不必去了,我要守着最爱我和我最爱的人,是理想也是责任。既然不能阻止时间残忍地在她脸上刻下痕迹,那就让我像她护着我长大一样陪着她慢慢变老……

后记:读后感写着写着就跑偏了,题目都不知道怎么加,《皮囊》和我?都是哪跟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