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玩悟人生
70、80后的一代人,大部分小时候都玩过“丢沙包”的游戏,站在圈内的小伙伴,要么躲开沙包,延续游戏生命;要么接住沙包,得分赢取胜利。请大家回忆一下: 大家在玩儿的过程中躲和接(沙包),哪个更多呢?大家通常都是怎么接住沙包呢?关于接沙包,都有些什么技巧和经验呢?哈哈,我估计大部分的小伙伴都没有想过这些问题。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小时候玩游戏,不认真思考,只是瞎玩的我。终于在三十多岁的年纪,又重新补上了这一课,而这不仅仅是游戏经验积累的一课,更是人生经验总结反思的一课。何出此言呢?这还要从两天的“戏剧——玩悟•人生”工作坊说起。5月中旬,来自台湾的陈品嫙老师,来渝开展了两天的工作坊,以体验式培训的方式,让大家通过游戏和戏剧等形式,认识自我、感知他人,觉察和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在总结游戏经验的同时,激发人生经验,并应用于工作生活中。
两天工作坊的过程中,有用到一个很简单的道具“沙包球”,大小和网球相当,细沙被彩色的皮质包裹着,材质柔软,我们用它来做抛接球游戏。抛接球?又不是三五岁的小朋友,这有什么好玩的?一开始,我还心里暗自嘀咕,可真开始玩了才发现,小游戏里有大学问,将游戏技巧与人生经历相结合,玩悟人生的时候,成年人也会觉得很有乐趣。具体来说,就是团体的十八位伙伴围站成一个大圆圈,每个人对应固定的两位伙伴作为抛接球的对象(抛弃给我和接我抛的球),在团体中同时有3-4个球在抛接,每个人从上一个伙伴处接到球,又把球抛给下一个伙伴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和反应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
有的抛球人好似扔棒球一样,球直直的丢出去、力量大、速度快,再加上角度刁,让接球人难以招架。也许,她是无意识的抛球,因为不了解自己发球的力道、方向、速度,所以常常球抛出去后,才惊奇的发现自己用力过猛,抛球的方向偏离了正轨。就好似,有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对人、事、环境,总是未知未觉或后知后觉,常常无意识或不经思考的说了某些话、做了某些事,事后发现不合时宜,又开始后悔自责。继而给自己贴上“就是笨”、“不懂人情世故”、“喜欢简单”、“我就是想不到啊”的标签,作为理由借口,便顺理成章的为自己开脱。也许,他是故意这样“发”球的,以彰显自身能力与众不同,凸出自己胜人一筹的聪明才智。就好似,有的人自视甚高或争强好胜,做人做事习惯进攻、控制、快狠准、先声夺人、一招制敌,刚劲有余而柔韧不足,常常有赢了事情却输了人心、过犹不及。
有的人抛球总是犹豫不决,也许是看到对方(接球人)还没准备好,也许是自己没有找到最佳的方位和角度,也许是突发意外被别人挡住了视线、抛球路线。不一会儿时间,手中不知不觉手中堆积好几个球,却还没来得及抛出去。就好似生活中,有些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越是小心翼翼、想要尽善尽美,做事就越是拖延滞后,结果人生既没效率、又没成果。
有的人接到球就着急的抛出去,可能自己和对方都没有准备好。一方面,自己没有准备好,抛出的球往往超出预定的轨道和范围,对方(接球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接不到,或者是被球重重地砸到。这种情况中,抛球人往往在抛出球的同时也在呢喃“哎呀(糟糕)”,或是在心中默念“哎呀,对不起”。就好似生活中,我们常常赶时间,匆忙应对又忙中出错,往往事情做了却收效甚微,甚至搞砸了。此时事情已发生,覆水难收、无力回天,自己只能空留遗憾、愧疚、自责。另一方面,对方没准备好就抛球,抛球人看似及时的把“烫手山芋”丢给了别人,就轻松看好戏了。而此时,接球一方可能还忙于跟他的对方(接球人)互动,突然看到来球,实在是分身乏术、措手不及,被两面夹击得气急懊恼。就好似,有的管理者在工作中习惯了做个“二传手”,面对公司或部门的工作任务,跟下属做了任务分配了,责任也就转移了。自己忙完手中的事,就乐得当个甩手掌柜,在一旁看戏、指点江山。面对这样的管理者,下属和同事,常常是挫败、抵触的。管理者与团队成员的关系,更像是流水线里传送带上的前后环节,例行公事、交付接收的多,真正协作分享、共进退的少。
有的人接球,总是向前扑、抓、截、顶,常常等不及球靠近,就先自己迎过去,永远是随时准备冲锋陷阵的战备状态。就好似,工作生活中,有人总是很忙碌,给自己规划安排了很多事情,唯恐停滞懈怠。慢慢的,整个人也由紧张变得焦虑,紧绷神经、身体僵硬,做不到舒展和放松。久而久之,自然效率和成果都大打折扣。
有的人接球总是接不到,眼睁睁看着球从手边飞过,眼、心、手仿佛不协调,竭尽全力却总差那么一点点,屡败屡战又屡战屡败。就好似生活中,一方面,眼高手低、欲速而不达;另一方面,当陷于忙乱时,又疲于应付、而来不及停下来细想破局。
这些都是由体验活动当中观察到的现象,而联想到的工作与生活情景。我们每个人抛接球的方式,就好似平时与别人沟通、互动,应对工作生活的方式。说了那么多效果不佳的互动方式,那么应该怎样应对呢?品嫙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答案,而是让我们每个人去觉察、发现自己的行为模式,再思考自己要怎么调整。这两天的学习中,我们这一众的问题学员,有幸观察和感受了品嫙老师的的抛接球示范与互动,才真正领悟到了什么是“行云流水,刚柔并济,身心合一,顺势而为”的应对方式。
1、行云流水: 沙包球在抛接过程中,有它自然的运动轨迹。而抛接球人的动作形态,也可以保持流畅、自然、连贯,中间没有停顿与间隔,仿佛抛与接是一气呵成。就像老师一样,步伐保持进退自如的移动着,每一次手中温柔轻巧的抛接,犹如在空中画出了一道道彩虹。
2、刚柔并济: 学员依次抛接球的过程中,品嫙老师的”内在”始终是勇敢,坚毅的,从来不被来球的快慢疾徐、轻重偏正,和对方的情绪所影响、干扰,她总是不带评判、温柔而坚定的接球再抛出,让球稳稳的落到对方手上,仿佛在传球的同时,也传递出信心和力量。在看似平常的“沙包求”一来一往中,无形中化解了对方的不自信、紧张、焦虑、烦躁、戾气、攻击性,就好像在教练对谈中,教练润物细无声的实现学员的转化。学员每一次经历了与老师的抛接互动后,都变得愈加平静、沉着、专注、自信。
3、身心合一: 抛接球中,眼之所望,心之所往,手之所向。仿佛这一刻,老师整个人就活在人与球的世界里,外界的纷繁嘈杂都不存在了,身心同频的时候,事情顺其自然的就达成了。
4、顺势而为: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个来球的方向、动能,轨迹、力量,随时调整自己身体的姿态,去跟随球的运动轨迹。随着球落的轨迹而退步接球,随手起的动能而前进抛球。即使遭遇强力和快速的球来,也不会乱了自己的方寸和节奏,能顺着球的来势,轻盈灵巧的接住,用巧劲儿,而不使蛮力。抛球时,随着身体的移动和手臂的自然摆动,将球轻轻地抛出一段弧线,顺势省力。整个玩儿球的过程,品嫙老师好似翩翩起舞的蝴蝶,随风而动、自在轻盈、姿态优雅。老师与学员的抛接球互动,仿佛是一个杠杆,通过游戏引发觉察思考,巧妙的撬动,却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两天的课程,类似这样有趣、有意义,发人深省的游戏和活动还有很多。感谢品嫙老师精心的课程设计,让我们通过游戏和戏剧,找到自己的问题和答案,觉察、洞见、反思和成长。更感谢品嫙老师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教练状态影响和感染学员去学习和改变。在我看来,这是一次精彩绝伦的体验式课程,更一段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美妙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