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心情随笔党建研究

治国理政需贤才,且看党如何选人用人?

2018-07-13  本文已影响40人  9f91a6d88d1e

      “治大国若烹小鲜”,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  “小鲜”,即“小鱼”。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治理大国就像做一道新鲜菜肴一样,不要随意动,不能煮得太咸,也不能煮得过淡;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怠慢;油盐酱醋都要恰到好处;火候也要适当。这无疑对“掌勺者”的专业能力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治大国如烹小鲜”,象征的就是一种高超的治国艺术。 治国理政,需要大批英才。五十六个民族,十三亿中国人,泱泱中华,要治理好,需要一个核心,一个团队,一个党,一个国家,上下同欲,凝心聚力,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清代龚自珍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01  世人的用人观 

      世人常云: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坚决用,有德无才培养用,无德有才限制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无德之才,限制使用。限制不好,对组织的破坏,会因他的才能越大,破坏力越强,甚至可能让组织分崩离析。当年红四方面军的张国焘野心很大,甚至于要另立中央。 三国时代,失去了诸葛亮的约束,魏延就敢反了蜀国,大叫三声,谁敢杀我?!

        唐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三国志演义》“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有这样一段故事:诸葛亮死后,魏延谋反 ,马岱杀之。

诸葛亮 马岱杀魏延

        又唤马岱入帐,附耳低言,授以密计;嘱曰:“我死之后,汝可依计行之。”岱领计而出。少顷,杨仪入。孔明唤至榻前,授与一锦囊,密嘱曰:“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汝与临阵,方开此囊。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也。”乃唤杨仪分付曰:“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皆忠义之士,久经战阵,多负勤劳,堪可委用。我死之后,凡事俱依旧法而行。缓缓退兵,不可急骤。汝深通谋略,不必多嘱。姜伯约智勇足备,可以断后。”杨仪泣拜受命。

      “魏延在寨中,不见费来回覆,心中疑惑,乃令马岱引十数骑往探消息。回报曰:“后军乃姜维总督,前军大半退入谷中去了。”延大怒曰:“竖儒安敢欺我!我必杀之!”因顾谓岱曰:“公肯相助否?”岱曰:“某亦素恨杨仪,今愿助将军攻之。”延大喜,即拔寨引本部兵望南而行。”

      “何平出马大骂曰:“反贼魏延安在?”延亦骂曰:“汝助杨仪造反,何敢骂我!”平叱曰:“丞相新亡,骨肉未寒,汝焉敢造反!”乃扬鞭指川兵曰:“汝等军士,皆是西川之人,川中多有父母妻子,兄弟亲朋;丞相在日,不曾薄待汝等,今不可助反贼,宜各回家乡,听候赏赐。”众军闻言,大喊一声,散去大半。延大怒,挥刀纵马,直取何平。平挺枪来迎。战不数合,平诈败而走,延随后赶来。众军弓弩齐发,延拨马而回。见众军纷纷溃散,延转怒,拍马赶上,杀了数人,却只止遏不住;只有马岱所领三百人不动,延谓岱曰:“公真心助我,事成之后,决不相负。”遂与马岱追杀何平。”

      仪在门旗影里,拆开锦囊视之,如此如此。仪大喜,轻骑而出,立马阵前,手指魏延而笑曰:“丞相在日,知汝久后必反,教我提备,今果应其言。汝敢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便是真大丈夫,吾就献汉中城池与汝。”延大笑曰:“杨仪匹夫听着!若孔明在日,吾尚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休道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亦有何难!”遂提刀按辔,于马上大叫曰:“谁敢杀我?”一声未毕,脑后一人厉声而应曰:“吾敢杀汝!”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众皆骇然。斩魏延者,乃马岱也。

      魏延的两次反水:

      1、蔡瑁拒绝开城。剑拔弩张之时,忽然:“城中忽有一将,引数百人径上城楼,大喝:‘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众视其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乃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当下魏延轮刀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

      2、黄忠要被斩首了,魏延出来英雄救美:“忽然一将挥刀杀入,砍死刀手,救起黄忠,大叫曰:‘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愿随我者便来!’众视其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乃义阳人魏延也。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当日救下黄忠,教百姓同杀韩玄,袒臂一呼,相从者数百余人。黄忠拦当不住。魏延直杀上城头,一刀砍韩玄为两段,提头上马,引百姓出城,投拜云长。”

      魏延两次成功的反水对其心理有深刻的影响,不过历史未能再次重演。

      02  韩非子的《用人》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河南新郑)人,出身于贵族世家。他和秦始皇的宰相李斯都是荀况的学生,是秦王朝统一全国前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曾建议韩王采用法家主张,实行变法以图自强,但未被采纳。后来韩非的著作如《孤愤》、《五蠹》等传到秦国,秦始皇读后十分欣赏韩非的才识,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韩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韩非子《用人》的译文赏析

    听说古代善于用人的人,必定遵循天理顺应人意而且赏罚分明。遵循天理,必定会事半而功倍;顺应人意,必定会省察刑罚而且令行禁止;赏罚分明,必定使伯夷之类与盗跖之流不会错位。如此这般,必定黑白分野明确。治国之臣,效力建功于国以此践行自己的地位,能力见诸于使命以此承受职务,竭尽全力于法度以此责任于政事。为人臣的人都应适宜自己的能力,胜任自己的官职,减轻自己的负担,而不要心藏余力,不要为君主负担兼任官职的责任。故此对内没有隐藏的怨恨之乱,对外没有少马服君赵括的‘纸上谈兵’之祸患。英明的君主分派事由不会相互干预,所以没有争议;派遣士人不会兼任官职,所以能够技其所长;派人不建同一功业,所以没有争功。争功争议消止,技其所长,必定强与弱不会较力,冰与火不会相遇,天下不会互相伤害,也就是平治的极致了。

      放弃‘法治’却用‘心治’(随心所欲的治理办法),即便是帝尧也不能匡正一个国,丢去规和矩却妄意度量,即便是能工巧匠奚仲也做不成一个车轮;废弃尺与寸却瞎论短长,王尔也不能说对一半。假使中等的君主尊奉法度,笨拙的工匠遵守规矩尺寸,必定会万不失一。统治人的人能够离开贤能智巧所做不到的,信守中庸笨拙所万不失一,人必定竭尽全力而且功绩名誉得以成立。

      英明的君主对有所建树者予以赏赐,设置可以规避惩罚的规则。所以贤德的人勤勉于赏赐却不会见到伍子胥似的祸端,不肖的人也会少有罪恶却不会有见佝偻而剖其背的邪恶之举,盲人身处平地却不会遇到深谷,愚钝之人拙守安静却不会陷入危险。如此这般,必定使举国上下以恩惠团结。古人说:“人心难知,喜怒无常。”所以,表象显示给眼目,大声说话显示给耳朵,教训人心只能用法。统治人的人放弃‘以表示目,以鼓语耳,以法教心’这三易的方法却要施行‘知心’的困难手段,如此一来,必定君主积怒而且臣下积怨。以积怒的君主统御积怨的群臣,必定上下都危险。

      英明君主的表象很容易看明白,故此约束建立;他的训教很容易懂,故此言论可用;他制定的法条很容易作,故此令行禁止。仪表、训教、法度三者确立君主却无私心,必定臣下得以遵循法度而治理,观望旌旗而行动,追随准绳而斧断,按照锥孔而缝纫。如此这般,必定上级没有私威的狠毒,下级没有因愚钝笨拙而被诛杀。故此君主经常处于明白的心境却少怒,臣下尽忠却少罪。

      听人说过:“办事无过失,帝尧也作不到。”世间总会有事发生。统治人的人不轻视爵禄,不更改富贵,就没人参与拯救危难之国。故此英明君主激励廉耻,广招仁义。从前晋国的介子推不图爵禄而以道义追随後来的晋文公,不忍心于晋文公挨饿而割肉饲主,所以君主记下了他的仁德,史书纪录下了介子推的仁德道义的名声。君主乐见差使群臣为公尽力,却苦于他们因私篡夺权威;作为人臣安于以能力履职,却苦于以己之忠心背负贰心的骂名。故此英明君主解除群臣之所苦,而确立君主之所乐见。上下级的利益,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不监察大臣私下隐蔽的行为,重大政事欠考虑,重罚轻罪,长期怨恨小过失,经常侮辱臣下以此愉悦自己,频繁用恩德追补灾祸,这些作法就像是把手砍断再接上玉制的假手,故此世间才有篡位之祸患。

      君主树立难以企及的目标却要惩罚不达标的人,必定产生私怨;臣子丢掉己之所长却逢迎上意去做难以企及之事,必定使隐藏的埋怨固结。君主对臣下的劳苦不予抚慰,对臣下忧伤悲哀不予哀怜,高兴时就连小人都予以赞誉,不分贤与不肖都行赏,发怒时就是君子也遭诋毁,伯夷这类的仁人与盗跖这类的贼人同样都予以侮辱,所以背叛君主的情绪在群臣中滋生。

        假使燕国君王对内憎恨燕国人民,对外却喜爱鲁国人民,如此燕民不为其所用,鲁民也不为其依附。燕民见到憎恨,于是不能尽力而务功;鲁民见到愉悦,却不能离开誓死效命的祖国却去亲爱他国君主。如此这般,必定群臣顿生嫌隙,君主却被孤立。心有嫌隙的群臣事奉孤立的君主,这称之为危险将殆。

        无的而放矢,即便射中小物也不为能巧;放弃法制却妄自发怒,即便杀戮了奸邪人们也不会恐惧。罪在甲,祸归乙,就结下了潜伏的怨恨。所以最平治的国度,只有赏罚却没有喜怒。故此圣人治理的极端有刑法,却死而无怨,故此奸人服从。射箭中靶,赏罚得当,如帝尧复生,后羿再立。如此这般,必定会上无殷纣、夏桀之患,下无比干之祸,君主高枕无忧群臣乐于劝业,大道覆盖天下,德政延及万世。

      君主不觉隙穴之风寒冷却劳力于粉饰,暴风急雨必定损毁大厦。不清除眼前的灾祸却羡慕孟贲、夏育这等勇士的死节,不谨慎于萧墙之患却修建坚固的城墙在国境之远,不任用国内的贤士的谋略却去结交万乘大国于千里之外,一旦狂风起,即便孟贲、夏育这等勇士也来不及解救,外交势力却来不及到达,祸患莫大于此。当今之世,为君主忠心谋划的人,必定不会让燕王去说服鲁人,不会让近世之君仰慕古代贤人,更不会想让身处偏远的越人来救中原的溺水者。如此,必定是让君上与臣下亲密,国内功业建立,国外名誉垂成。 

    03 唐太宗论举贤 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04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关于人才标准的精辟论述

    “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05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用人政策

        2018年3日至4日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关键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开创新局面。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习总书记强调,组织路线对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要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切实贯彻落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