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误区》:来!扔掉你的拖延!
生活中你是个喜欢拖延的人吗?
《你的误区》中说,“拖延甚至不存在,任何事都是做了才算数,没做的事就是没做,而不是被拖延,只有随之而来的情绪反应与停滞不前,才代表神经质的行为。”
误区:希望 、但愿与也许
希望、但愿与也许,这三个拖延者的神经质用语,构成了维持拖延行为的支持体系。
“我希望事情获得解决。”
“但愿事情好转。”
“也许会一切顺利。”
你的拖延使你在当下无法坚强,只是期盼未来事情能改善。
误区:惰性是一种生活策略
“我等等看,事情会好转。”这个句子使你在当下保持怠惰,对有些人来说,这甚至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总是拖延,等待永远不会到来的那一天。
事情本身不会自己改善,如果你的生活改善,那一定是因为你做了某些建设性的事情,才使它好转。
误区:拖延的作用
有些事想做,并非外界逼迫,而是你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我知道我必须做那件事,但我很怕做不好,也怕自己不喜欢做。因此我告诉自己,我以后会做,这样我就不必对自己承认我不准备做,用这种方式比较容易自我接受。”
这是很多人在做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便于使用的思维方式。
爱默生说:你什么都不用说。你是什么样的人,此刻显而易见,比你说得更清楚,所以我没办法听你说的辩解之词。
下次,当你明知自己不会去做某件事,却又说会把它做好时,这些话便是解决拖延的良方。
误区:继续拖延下去的理由
拖延的托词,是由一分自欺、两分逃避构成的,以下是让你持续拖延的最重要心理效益。
1、拖延让你能够逃避不愉快的活动,其中有些可能是你不敢做,或是有点想做又有点不想做的。
2、可能自欺会让你心安。自欺可以让你不用承认自己现在不是“实干者”。
3、只要继续拖延,就能够永远保持原状,也因此能够排除改变以及一切随改变而来的风险。
4、若感到烦闷就可以将自己的不快乐归咎于别人或别的事,进而把责任从自己转移到令人厌烦的活动上。
5、等待事情好转,这样你就可以把自己的不快乐归咎于这个世界。
6、·避免参加一切有风险的活动,借此避免失败。这样一来,你就永远不必面对自我怀疑。
7、希望会发生某事(这是圣诞老人式的幻想),使你能够回到安全而且受保护的童年时期。
8、拖延,或许就能找别人帮你做,因此,拖延变成操纵别人的方法。
9、拖延让你能欺骗自己是某种样子的人,而不是现在真实的样子。
10、不做事就可以避免成功,不成功就可以不必自鸣得意,也不必接受随着成功而来的一切持续的责任。
了解了拖延的原因,试着对自己下手吧!
误区:排除拖延行为的技巧
1、下定决心,一次只好好活五分钟,不要想长期的工作,只想现在,试着利用五分钟做你想做的事。
2、坐下来动手做你一直拖延的事。开始写一封信或一本书,只要有了开端,就会帮助你排除对整个计划的焦虑。
3、自问:“如果我开始进行现在拖着没做的事,最糟的结果是什么?”答案通常太过微不足道,这样可能会刺激你展开行动。评估一下你的恐惧,就会发现再也没有拖延的理由。
4、给自己一个指定时段(例如周三晚上十点到十点十五分),全心做你一直拖延没做的工作。你会发现,用十五分钟全心投入,往往足以帮你克服拖延的障碍。
5、戒烟……现在就戒!节食……现在开始!戒酒……从这秒开始。放下这本书,做三个伏地挺身,当作运动计划的开始。现在就做!展开行动!唯一阻碍你的就是你自己,以及你自己所做的神经质选择,因为你不相信你真是那么强。
6、仔细检视你的人生。如果你只剩六个月寿命,你是不是正在做你选择要做的事?如果不是,你最好立刻开始做,因为那是你仅有的时间。如果时间是无限的,三十年或六个月就没有差别,但你的人生只是沧海一粟,拖延是毫无意义的。
7、将“希望”“但愿”“也许”等字眼从你的用语中排除。这些都是拖延的工具,如果你发现这些字眼又悄悄出现,就立刻用别的词代替。例如,把“我希望事情会解决”换成“我会让事情解决”,把“但愿事情会改善”换成“我准备做下列事情,以确保自己觉得好些”,把“也许会一切顺利”换成“我会让事情顺利”。
8、记录你自己抱怨或批评的行为。
9、寻求好友协助解决拖延问题,让这项行动成为一种共同的努力,因为找人分摊随拖延而来的焦虑,大部分的焦虑感很快就会消散。
10、和你所爱的人写下一份契约书,在契约书里,你会履行你想要兑现但一直拖延的诺言。
因为怕疼,迟迟拖延着不肯去整牙的我,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先拔两颗牙,一方面恐惧着带牙套的痛苦,可是一方面又期待着变得更好的自己。
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也有一件放不下又不愿面对的事情?要不要试试迈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