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本质
引子
爱情究竟是责任、性欲和情感的复杂综合体。又或者如同理学家所言,爱是自由意志的沉沦,荷尔蒙的冲动。
为了探究爱的本质,我在此发起专题阅读和专题写作,以求最全面,最客观,最权威的探寻真爱的本质。
如何爱却是简单的,如果想要负责任的爱,只需要搞清楚“你想要什么样的爱,你所爱的人想要什么的爱,你是否能够用你爱人想要的方式去爱她并且让她感觉到被爱并且同样用你想要的方式去爱你。”这就够了。又或者如同芸芸众生一样,不求甚解,糊里糊涂的爱,也不是不可以。不管不顾,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管她爱不爱,爱了再说,不爱了再换,下一个更乖。
即便是爱了,那也并不能说明什么。爱情是有保质期的,从来就没有天长地久的爱,因为生命本身就是有长度的。无论相爱时候有多么情真意切,在时间的长河之下,大概率也会被冲淡,只不过这时候不能严格的说不爱了,常言道,爱情天长地久后就变成了亲情,这也不是不可能。又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了变化。你不爱了,或者她不爱了,再或者你们两个都不爱了。
1
我爱你,与你无关。这是自欺欺人的鬼话。无私的爱存在,只求爱的默默付出而不求爱的回报,这种无私大爱存在,但绝不是常态,而是十分稀有的。可以说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的爱都是有目的的,都是需要回报的。即便是伟大如母爱,也是希望子女能够成龙、成凤,给自己长脸,给自己养老送终。男女之间的情爱更是需要汇报和回馈的。我爱你,同时希望你也能爱我,最好能用我想要的方式爱我。
我爱你,我也需要你爱我,最好你能用我想要的方式来爱我。这才是正常人的爱情需求和爱情追求。无论是在追求爱情的开始阶段,或者是在追求过程中,我们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才去进行追求爱情的。虽然网上有各种舔狗的人设,但是现实生活中舔狗必定是少数,并且是极其稀少的存在。如今舔狗不得好死,舔到最后一无所有早已经成为共识。
我爱你,但是当我直到你不爱我,并且你还背叛了我,那么转头离开已经是我最大的宽容了。对于当下的男女,无论早恋,正当婚恋年龄的恋爱和婚姻,又或者是黄昏恋,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尤其是号称女性觉醒和经济独立的今天,谁也不是谁的附庸,谁也不是谁的主人。两个原本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就是因为爱情才成为了爱人,而后成为家人,成为亲人。如果一旦不爱了,这个关系当然即可断裂,如同化学键一样,原本两个原子因为爱情的化学键而结合成为全新的化合物——组成恋人,家庭。如果这个爱情化学键断裂,那么自然立即恢复成为两个独立的原子,此后再无关系,老死不相往来。一旦不爱,你与他就是陌生人。
2
如果说爱情是一门功课,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这么课都是分阶段,分年龄的,无论我们承认与否,他都是客观存在的。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幼儿园的小男孩和小女孩相互喜欢,彼此要做对方的爱人,这时候他们就是单纯的喜欢,可能会模仿大人的相处方式。他们的爱就是一起做一些游戏,一起开心快乐的玩耍,而不会去做成人才会感兴趣的交流和活动。
早恋的少男少女,尤其是初恋的少男少女,他们也不会再像幼儿园时代的小男孩与小女孩交流那般单纯,他们可能是因为性成熟的冲动驱使,又或者是社会文化的熏陶,总之他们单独相处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些大胆的突破和尝试,比如牵手,亲亲抱抱,当然大多数也就止步于此。
成年恋人在一起相处,尤其是十七八岁,二十几岁,血气方刚的年龄,爱人在一起自然会有成年情侣的交流方式和恋爱行为。
但是中年爱人在一起相处,当然也有其相处的方式,自然也有其考虑和担忧的因素。这也就是我们会在网上看到各种段子的原因。比如女性讲述自己的直男男友,自己带着身份证找男友出去玩需要身份证的活动,吃过晚饭后,磨磨蹭蹭不想回寝室,各种暗示男友与自己去开房,但是男友就像个木头人,宁要把自己送回寝室。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遗憾”的失误,就在于男女双方所处的爱情级别不同,这个段子中女性的爱情观念已经到达性爱需求的满足阶段,而男的还为达到这个阶段。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对相亲报有很大成见的原因。因为相亲在爱情阶段已经进入到考虑婚姻和生育后代的年纪,而很多去参加相亲的女性却还抱着纯恋爱的爱情年纪来参与,自然就是驴唇不对马嘴,造成各种需求不匹配的局面。
三十多岁的男女相亲,就是本着条件相当组建家庭,共同生育下一代,但是很多恋爱脑在相亲的过程中还在找“眼缘”,找“感觉”“心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错配局面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很多相亲男女的爱情级别并没有随着自己的年龄增加而增加,尽管自己三十多岁了,但是爱情级别还停留在十五六岁的少女时代,相亲男如果爱情年纪已经到达家庭,责任,这个爱情年纪,两个人的爱情级别就差出了一代人了,还如何相爱,如何继续下去呢?
按照三个层面的需求来分,爱情包括情感需求层面的奇妙感觉,还包括身体需求层面的性欲满足,更包括社会需求层面的责任和义务;当然这三个层面的需求共同组成了爱情这个复杂的东西。但是在不同的年龄段,爱情需求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青少年以前对异性的爱慕,更多的是侧重于感觉;成年后的爱情需求则更多的是性欲的追去与满足;而中年以后的爱情更多的则需要考虑责任与义务。所以当三四十岁的男女在一起,不谈社会责任与义务,也不谈肉欲的吸引和满足,只谈所谓的感觉和眼缘,我们只讨论真实情况而不是口是心非的接口与试探,真实情况如果如此,这个年纪谈眼缘和感觉就是感情年龄幼稚,感情智商不成熟的表现。
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区分一种情况。相亲过程中,你的家庭条件和个人情况并没有入对方的眼,这时候她会委婉拒绝,跟你没眼缘,对你没感觉,我们也要知趣,不要傻傻的劝“日久生情,相处着就有感觉和感情了。”
3
不同阶段的需求不同,自然选择标准就不同了。举个简单的例子,王校长为什么谈了那么多女朋友而不结婚呢?因为谈恋爱是为了感觉和性欲的满足,而结婚则意味着社会责任和义务,尤其是像王校长这样的豪门,娶个老婆那当然要考虑门当户对,如果取个翟欣欣,那不是既让自己失去家产,保不齐还丢掉了性命。王校长的爱情年龄就处在中间阶段,所以这时候找恋爱对象当然是要找年轻好看胸大的网红了。
但是对于网红而言则不同,因为跟王校长谈过恋爱,她就会陷入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自己配的上豪门,以后必须得非豪门不嫁。事实上,她可能颜值达到了王校长得择偶及格线,但是在婚姻这个爱情年龄段中,她就毫无其他价值了,所以她首先排除和刷掉了。
无论是豪门王校长,又或者是寒门孔乙己,在娶老婆和找恋人,当然有一些共同因素,但是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因素。我曾经有一个兄弟,本科学历,但是他谈过大专生,也谈过精神小妹,谈恋爱看脸看胸看身材,可以不在乎学历,但是他娶老婆就要看重学历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娶老婆就是为了生娃,男人不生娃结婚干嘛。既然要生娃,当然要给娃找一个高智商和高学历的妈妈了,不然找一个精神小妹和中学辍学生,以后娃的上线得有多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