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睡前的话青春

医学院里有贝加尔湖(1-5)

2018-09-12  本文已影响84人  ac1fd32a35fc

文/咔咔咖咖1998

1.【高考】

2016年我高考。

坐标江苏,接受的是“地狱级”难度的高考。关于江苏高考,已经不想吐槽了。

满分只有400多,只有语数外三门算分,选修两门课算等级。高二的“小高考”也是算等级,但是考到A可以高考加一分,如果四门全A加五分。

那年我考了378,超理科一本线25分。分数不错了,至少比预想的好一点。

16年卷子数学题目简单但是批改严格,不过对我来说都一样,反正考不好。英语简单,也就四级水平,比往年的六级水平要轻松多了。语文是我的强项,也是第一门考试,高分拿下,弥补了我数学的短板。

两门选修,我选了物理和生物。物理虽然不算难,但我做得也就那样,把A保住了。生物居然奇难无比,我高考时候考场里一哥们直接哭了出来。不过像我这种平常生物免做作业的还是觉得这张卷子还能做做,后来对答案发现分数大差不差应该有90左右(据说那年A+线是70)。

反正考完了,觉得还行,也没什么可以太兴奋的。出来和家里人吃个饭,把书全卖掉,就开始放飞自我。

2.【不痛不痒的分数】

没记错的话,是6月25号下午知道分数的。

前一天晚上我根本不紧张,和同学在外面玩到快十二点才回家,倒头就睡一直睡到上午十点钟。

下午查了个分数,378。

然后就是打电话给家长,打电话给班主任。大家都没什么反应,毕竟这个分数不好也不坏吧。

只有我知道我终于可以真正放松了。

高三下学期的我几乎要去看心理医生。高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我考的很好,分数可以上东南大学。一模在学校排名跌了30名,二模又跌了100多,三模跌出一本线。三模成绩出来后离高考还有一个星期,班主任吓得不敢告诉我,不过我早就心里有数了。

二模后到高考的一个多月,每天失眠,暴饮暴食,肠胃不调,还脾气贼大。那时候,班主任怕我想不开,天天找我做心理疏导,也多亏了他,我才没破罐子破摔。

不过他教的数学,我怎么都学不好。

分数出来了,还行,不用去复读。

3.【填志愿风波】

接下来就是填志愿了。

一开始没打算学医,我打算去学理工科的。

这分数虽然不差,但也挺尴尬的。普通高校看不上,985、211这分数也比较危险。

当时学校发了一个大本子,上面全是各个高校的历年分数线。我们全家就对着那个仔细研究,爸妈也到处去咨询。

后来报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大学、湖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五所学校作为一本志愿。二本的也填了几个,当然基本上用不到。

参加过高考的都知道,你填志愿那一阵子会有别的学校打电话来推荐他们学校。一个晚上,我接到了东南大学医学院的电话。

学医,一开始我是拒绝的,主要是不了解医学。谁知道爸妈合计了一个晚上,找到我说让我试着报考医学院吧,理由是我数学不好,学理工会很吃力。

我不肯。

主要是我嫌填志愿太麻烦,搞来搞去几天下来我累得要死。再让我从头折腾真的难受,干脆就按原来的办。

我就闹冷战,成天出去玩,回来也不给家里人好脸色看。后来我在省里机关工作的阿姨也劝我学医,在上海开公司的伯伯也跟我说他们电子行业对数理要求很高,爷爷奶奶和我外公也说学医好。

其实我并不排斥学医。我也不知道学电子要什么要求,就业情况更一无所知。我一直以为学医真的苦的要命,成天背书背书。再加上随随便便听从父母的话改志愿很没面子,就一直很抵抗。

现在想想两年前的自己还挺幼稚的,自己数理不行还头铁要去钻电子行业。进了医学院才发现像我这种文科特质的理科男真的学起来没那么累。

当然这是后话。

4.【高中班主任震惊了】

后来第一志愿填了省里面排名第一的医学院校,不过录取分数线还没有第二志愿的那所学校高。

就等于说,别人填志愿第一志愿用来冲击那些可能性不大的学校,我直接不冲了,就准备收拾收拾去学医了。

当然,后面四个志愿还是理工科。倔强,但并没有什么用。

填了志愿,过了几天我们要去高中给班主任看看。前面的同学老师都给他们点评点评,提提意见。轮到我的时候,班主任看到志愿表就愣住了:这填的什么鬼。

第一志愿是普通高校,后面接着几所211大学甚至是985大学。第一志愿全是医学相关专业,后面的全是理工专业。

这孩子到底是想学理工还是学医?

老师半分钟没说话,把表格退给我说:“就这样吧,班上就你一个学医的,以后大家就靠你了。”

说句良心话,那时候我还有点小得意。

后来我才知道,我们学校每个毕业班有录取985和211的学生,班主任都会按人头拿到一笔奖金。我想那个时候他也可能在心疼那笔钱,不过他最后还是鼓励我去学医。

高中班主任一共改变了我两次命运:第一次在我最后冲刺的时候拉了我一把,让我没有崩溃;这次又在填志愿的时候推了我一下,把我推向了医学院。

或许他也很明白,我的数学,根本没得救。

5.【录取专业和录取通知书】

接下来就按一般套路填志愿。

先前提到过那个有各种信息的大本子,上面这所院校的去年分数线是一本线上20分。

我是线上25分,一个选修A+还能加5分。自以为高5分肯定能上最好的专业。

可是我想多了。

当然我压根没发觉,先报了“临床5+3”这个专业,然后第二个志愿填什么,我爸问我是“儿科5+3”还是“口腔5+3”。我说小时候对拔牙有阴影,口腔专业放在后面。

其实我们都不知道,“口腔5+3”的分数比“临床5+3”还要高,而且“临床5+3”的分数也相当高,我根本考不上。

不过我们还蒙在鼓里。

网上填报完成,接下来就是等待。就在出结果前两天我才知道,历年“临床5+3”的分数都比学校录取线至少高15分,“口腔5+3”比它还要高3-4分。

凉凉。

差点把我急死,但也没办法。只能安慰安慰自己至少“儿科5+3”能争取一下,实在不行还有五年制临床,大不了今后考研。

又过了两三天,各专业分数线出来了。第一志愿八年制临床自然没戏,人家要389。八年制口腔更高,391,再高两分都能上东南大学了。

再看看八年制儿科,381。哈哈哈哈,自己刚好踩着分数线进去了。

我本来考了378,选修科目有一个A+就可以加5分,结果第一志愿滑空扣2分,这样算下来378+5-2刚好381。

于是乎,我就成为所有八年制里面分数最低的那个了。

运气不是一般的好。

然后就是等录取通知书,因为七月底买了去普吉岛的机票,所以那几天一直很着急,就怕在泰国了录取通知书才到。

不过幸运的是,29号的飞机,28号通知书到了。红红的,贼喜庆。

程序性拍照、发朋友圈、接受祝福。说句老实话,自从知道我学医,周围的人对我更加客气了,包括我原来同学的家长,一个个搞得要认我为干儿子。

一切都有惊无险,尘埃落定,膨胀一下。

然后,我把录取文件收好,拖着行李箱,兴冲冲去普吉岛度假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