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驴道 探花山(三)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4d82c92c157ee079.jpg)
从莲花峰下来沿着石台阶,我们来到了云亭。云亭里有一群退休的老人在喝茶聊天,他们自带了小炉子在煮火锅,阵阵香味从火锅里蔓延开来,钻入我的鼻中,也流进了我的心田。
云亭旁巨岩上有摩崖石刻,据说是乾隆留下的笔墨。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64529568c6106e47.jpg)
沿着台阶继续下去,在下面有一介绍牌,介绍牌上写着是【五十三参】,据说当年乾隆皇帝来花山想去莲花峰,没有上山的路,是五十三个和尚在一块巨石上,而且是一夜之间凿出来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e0887264afc21929.jpg)
坐在这五十三个台阶上,心里有说不出的味道,五十三台阶上不知流下了他们多少的汗水,仿佛看到当年和尚们手拿榔头和凿子,拼命凿石头的景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a862a8eea12f45e9.jpg)
离开了【五十三参】的景点,下面有许多摩崖石刻,还有成片的参天大树。太阳光透过树叶照在林间的山路上,显得斑驳陆离,走在下面清凉了许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387697888282ff74.jpg)
朋友小陆看到一块刻着“皆大欢喜”的大石头,爬了上去,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c7158773c5af2caf.jpg)
边走边欣赏,我们来到了御碑亭。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fa483004d7aaf275.jpg)
亭中有康熙和乾隆两帝的御碑,右边的是康熙二十八年欲游花山未往诗,左边正面是康熙三十八年御驾花山时所作诗,背面的则是乾隆临幸花山时所作诗。
看看已经过了中午十二点多了,小陆说:“前面的寺庙里有素面供应。”来到这里,看到这里有几十根石柱子排列整齐地耸立在地上,有一种苍凉的感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b14598db1bc00cc8.jpg)
看介绍寺庙香火文革时一把大火将名寺付之一炬,断壁残垣前200-300年的大树比比皆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aa171b5cfcdc946d.jpg)
寺庙内有一口古井,名“怡泉”,距今已经有1700年历史了。“怡泉”两字还是由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所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71b0e367dfb05555.jpg)
井旁还有一棵古树,据说是当年是康熙皇帝裁下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2cdbe50996b62d4f.jpg)
小陆领我们去了寺庙里吃素面的地方,素面馆外面在维修,里面干净整洁。馆内的墙上介绍面称为菩萨面,售价每碗20元。
小陆抢着用微信支付了4碗面钱。当一碗菩萨面端上来时,由于饥肠辘辘,三下两下消灭光了。
山道半坡上有大佛一尊,高八米,元代真迹,文革中被当地两村民大卸八块。文革之后,花山被私人承包,此人费尽心机将大佛重新拼贴,建亭一座,为佛遮风避雨。据说,当年对佛不敬之人,一人遇车祸,一人患绝症,均早早离世。虽未知真假,但也足见当地百姓的爱憎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