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笔耕不辍中国传统文化

【每日论语178】述而篇第三十则

2016-02-28  本文已影响247人  弘丹

弘丹参考的是钱穆的《论语新解》以及傅佩荣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学习《论语》述而篇第三十则。

1、原文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2、译文

钱穆白话试译

陈司败问孔子道:“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及孔子退,陈司败作揖请巫马期进,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没有偏私,君子也会偏私吗?鲁君娶于吴国,那是同姓之女,至于大家称她吴孟子。若鲁君算得知礼,谁不知礼呀!”巫马期把陈司败话告孔子。孔子说:“丘呀!也是幸运。只要有了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傅佩荣注解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制吗?”孔子说:“懂得礼制。”孔子离开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揖,上前对他说:“我听说君子不偏袒自己人,难道君子也偏袒自己人吗?鲁昭公从吴国娶了一位夫人,鲁、吴两国是同姓,所以称她为吴孟子。鲁君如果懂得礼制,那么谁不懂得?”巫马期转述了这番话,孔子说:“我真幸运,只要有什么过错,别人一定会知道。”

陈司败是陈国的大夫,司败是官名,专门管理治安。昭公是鲁昭公,襄公之子。

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小孔子三十岁,孔子的学生。鲁为周公之后,吴为太伯(泰伯,为周文王的大伯)之后,皆姓姬。这位夫人应该称为吴姬(国名加上本姓,为国君夫人称号),为了避免“同姓不婚”的礼制,改称为吴孟子(孟子可能是她的字)。

鲁国国君姓姬,吴孟子也姓姬,古代同姓不婚。孔子却认为鲁昭公这样做是知礼,因此陈司败觉得孔子偏袒自己人。

孔子听到陈司败的话以后,虚心认错。但古代有“不言君亲之恶”的古训,所以孔子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陈国的司败向孔子询问,鲁昭公是否知礼。孔子说知礼。等孔子走后,陈国司败又对巫马期评论道:“我听说君子是不结党的,难道君子也是结党的吗?昭公娶了同姓的吴孟子,昭公如果也能叫知礼的话,还有谁不知礼?”那时鲁与吴都是姬姓,按古礼,同姓不婚,所以昭公的行为不太合于礼法。巫马期告诉孔子陈司败的评价后,说:“我很幸运啊,一旦有一点过错,别人一定会知道。”

鲁昭公是孔子的君主,孔子不可能不知道他有失礼之处,但不能在别国的主权面前指责自己的君主,这是孔子为臣之礼。所以,宁可让自己被指责。面对一些情境,两难抉择中,宁肯自己受点委屈也不去破坏应该遵守的原则,这是圣人的胸怀。

4、弘丹学习心得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心胸宽广的人,陈司败认为孔子说昭公知礼是偏私,他非常直接地说:“我听说君子没有偏私,君子也会偏私吗?鲁君娶于吴国,那是同姓之女,至于大家称她吴孟子。若鲁君算得知礼,谁不知礼呀!”巫马期把陈司败话告孔子。孔子说:“丘呀!也是幸运。只要有了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陈司败批评孔子的话传到孔子的耳朵,孔子并不是急于解释,而是非常虚心地接受批评,很高兴地说自己非常幸运,有了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但别人指出我们的错误时,我们有时往往会急于争辩。我想,孔子认为昭公知礼,肯定也有他的理由,而他却不争辩。有时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对自己的成长是有帮助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