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灵异、志怪,玄幻、怎一个好悬的世界故事民俗

民间故事:屠夫得到教书先生教诲,半年后业满,他送先生白银千两

2020-09-04  本文已影响0人  诗文书画汇

戏说古今奇闻趣事,传递世间真情善意。大家好,欢迎来到诗文书画汇,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系列之第460期,如果您喜欢,不妨给个关注!

今天给大家讲一篇发生在古代的一则民间小故事。看过这则民间小故事,希望大伙都能明白故事背后的寓意。

闲话不多言,咱这就开讲这则民间小故事:

蓟州人王三郎,是一个出了名的屠夫。因祖辈三代皆宰杀家畜,王三郎继承了祖辈的宰杀手艺,在四村八庄很是出名。

又因价格便宜,为人实在,附近村民皆来他家宰杀家畜。

王三郎杀生无数,但却没有遵从其父临终时留下的行规。

一日,他因追求肉质鲜嫩,而活生生剥了一头驴的皮。

阎王得知后,将他减寿。半年后,王三郎阳寿已尽,睡梦中便没了气息。

阎王将他数罪并罚,永世不得轮回。

蓟州城外有一名教书先生。姓李名才,年约60岁。

李先生心善,见穷苦人家孩子上不起学,就将城外的一处破庙清扫干净,又自掏腰包修成书院,晚上时候专门教孩子们认字读书。

一晚,王三郎夜游至此。听闻此处有教书声音,他停下脚步偷偷躲在破庙窗下,只听得庙内有郎朗读书声。

他静下心来,仔细聆听,那教书先生所教的全是善言辞。

他不禁为之所动,坐在窗下静听先生的教诲。

如此过去了半个月,教书先生偶然发现了庙外的王三郎。

“你是何人,为何在此鬼鬼祟祟?”先生问道。

先生莫要害怕,我并无害人之心。我闻先生所教都是善言善辞,我在此偷听是为了消除身上的业障,还望先生能够谅解!”说完王三郎拱手施礼。

“既然如此,何不进到庙中来?”

“谢谢先生的好意,我多有不便,在庙外便可。”

“那就随你吧!”

说完教书先生便转身回了庙中。

打这之后,那教书先生总是留些时间用来诵经念佛,目的自然是为了庙外的王三郎。

王三郎感激涕零,边听边哭。

就这样,一晃过了半年。一晚,王三郎等到孩子们离去后,朝着先生双膝下跪,不住磕头。

“快快起来,怎行如此大礼?使不得!”

“先生的教诲我铭记在心。我生前本是一名屠夫,因为没有遵从行规,杀生过多,阎王判我永世不得轮回。幸得先生教诲,我虽为鬼魅,但常在附近行善事。阎王得知后开恩,今夜我业满,明日便去轮回,特来此向先生辞别,感谢先生的救命之恩!”

教书先生这才明白,原来眼前的这位并非活人。他将王三郎扶起,遂说道:“我只是教了道理给你,如何做还是要看你自己。如今你业满,就去轮回吧,来生一定要做个大善之恩,别误了他人对你的一片好心啊!”

“先生明日在家中等待,我已安排他人登门道谢,以表先生的救命之恩!”

说完,王三郎抹掉眼泪消失不见了。

第二日上午,果然家中来了两个人。他们抬着箱子走进屋来,二话不说留下箱子就离开了。

先生打开箱子一看,里面不是别的,正是白银!

先生细细一算,足有千两之余。

“你真是一位善鬼,记住,来世去做一位善人吧!切莫再做那杀生之事。”

后来,先生在蓟州城中买了一块地,开了一家书院。又将钱分给了贫困村民。

村民皆称他为“活佛”!

结语:

“善有善报,恶有恶果”。故事中的恶果乃是王三郎不遵从行规,杀生过多,这才得了不能轮回的恶果;

善报乃是他得到先生的教诲,常在此处行善,感动了阎王,后允许他转世,这便是善报。

此般对比很显然:世人还是要多行善事,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定会逢凶化吉,得贵人相助!

好了,本期故事我们到这就讲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个爱听故事的你。

文/小田

文中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目的是借故事来明事理!切莫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感谢大家的支持!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