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纪超:我的两次高考
我经历了两次高考,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是个有点奇葩经历的农村娃。
第一次高考,对我而言纯属“打酱油”。
当时就读镇上的一所高中,全校一共才七个班,十分袖珍,后来没几年就撤并了。之所以要介绍一下学校,是因为在大学扩招之前,这里每年只能考出几个大专生,本科生几乎没有。我到这读书,似乎就没有正儿八经想过考大学的事儿。记得高一有一次班会,班主任许老师让每人写出自己的目标大学,我斟酌了很久,斗胆写了省内某地师专的名字,交给老师时内心闪过一丝不安:怕老师说我不自量力。这学校很多老师都是那毕业的,对我来说能考上它也算烧了高香了。
曾经就读的高中,位于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这样稀里糊涂度过了一个学期。接着进行分班,选择了文科,成绩出于中下游,偏科,特别是英语数学不开窍。开始厌学,偶然机会看了肖铁(肖复兴的儿子,当时读高中)的《转校生》,于是萌发了休学写小说的念头,加上那段时间神经衰弱,在校住宿成宿睡不着觉,就以此为由在家待了一个学期。结果小说没有创作出来,只是在《作文评点报》发表了一篇处女作《等》。一首不足百字的小诗,对我来说却这是历史性的突破,因为我从初中三年级开始投稿,都是泥牛入海杳无音信,这下坚定了我的文学梦。麦收时,班主任到家动员我回校,劝我至少得参加一下会考拿个高中毕业证吧。想想也是,上大学不指望,的确应该拿个高中毕业证的,于是在会考前返回了热火朝天的课堂。
那段时间,人虽然回到了学校,但心却还在别处。大家都在学习,自己悄悄搞“创作”,在《志鸿优化设计》等复习资料的掩护下写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文字。转眼第二年,流火七月上考场,第一次住进县城的宾馆,四人间带空调,比学校的大通铺舒服多了!同屋三人在看书,我给他们削铅笔,还从女同学那借了一盘姜育恒的磁带,反复听《再回首》……好像要高考跟我关系不大,倒是毕业的离愁别绪更加真实。那年成绩揭晓,我们班七八个过本科线的,算是放了卫星,当然背景是高校扩招了。而我才533分(那年是标准分),只能报中专。父亲让我去复读,他一直认为我没用功,我却盘算着随便报个学校继续我的创作梦。
2000年作文成功之路7月底回学校填志愿,选了一所位于省城的中专学校,其余几个本科专科志愿都是随便填的,也不抱什么希望。填完志愿卡,班主任林老师拿给我一份学生杂志《作文成功之路》,上面发表了我一首诗《从容》,还送我一句话:“去复读吧,不复读你就是‘潮巴’(日照方言,傻的意思)!”这首诗的稿费是十元,我用这钱买了点小火腿肠和啤酒,和一位在我们班复读考上了本科的同学到学校旁边的树林里解决掉了……那天我俩聊了很多,内容却记不清了,只记得那天回到家里,边停自行车边跟刚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说:我要复读!父亲这段时间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一些,打发我第二天就去报名。
第二次高考,我才是真正的“拼上了”。
复读学校是市区正在筹建的实验高中,当时还没有高一学生,收了十几个班全是复读生,安排在教师进修学校上课。因为分数不够,交了一千多块钱才报上名。这段复读时光,对我来说没有觉得有那多么枯燥和充满压力,同学都是复读生,也不存在面子问题,而且在这种氛围中,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考大学,所以我也暂时搁置文学创作,全力投入复习当中。除了心无旁骛地跟着老师的节奏复习外,还耍了点小聪明,自己买了本高考考试说明,逐个知识点研究,每科建了一个错题本,还暗自定了个目标:保证做过的错题,不错第二次!不到学期末,我的成绩从后几名逆袭到了前几名。这让我信心满怀,而且这种的底气一直持续到走上考场。即使在转过年来,接连几轮摸底考都考砸了,我都丝毫没有怀疑过自己,反倒觉得这些题目出的不如高考题科学,自己的实力没有问题。
2001年高考前,为了清净,我搬到父亲在城区的一个朋友家里住。有天早上,骑着自行车去学校,头顶飞过一只小鸟,一泡鸟粪落到我头上。我窃喜,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因为小时候听爷爷讲过一个故事,具体什么内容记不清了,只记得爷爷说“天粪”就是“天分”的意思。有"天分“自然能考上大学,我信心爆棚地迎来了2001的高考。
高考考场上,有两件事印象深刻:一件是作文篇幅写长了,翻页一看没有作文答题格了,请示监考老师用尺子画个格行不行?老师答复那是作弊,只好用简短地话在仅剩的答题格中生硬结了尾(现在还记得那句话,诚信如同一团火焰,既能温暖别人,又能照亮自己。任何时候,都丢不得!后来估分,错了六道选择题,作文得分55分以上);另一件是数学有一道大题,求圆内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想了很久没有头绪,在还有五分钟收卷的时候,突然找到思路(想到了刚去复读班时,数学老师也是班主任吴老师讲一个定理,圆内直径所对的角是直角,做上辅助线,用勾股定理即可推出),写答案的那一刻收卷铃声正好响起,手上瞬时出了一层汗……
考完第二天,在村卫生所看到一份刊登高考试题和答案的齐鲁晚报,就要了回家对答案,大致估算了一下583分(2001年改为原始分)。那时农村没有网络,家里也没有电话,公布成绩那天,用邻居家电话查分得了581分,超了重点本科线几分。自己没觉得有什么惊喜,好像意料之中,倒是父母,虽然面似平静,却无法掩饰舒了一口气的感觉。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报志愿、准备行李、到校报到……一个曾经怀揣文学梦想的农村孩子就这样进入了大学校园,开启了一段新的成长之路。
回望两次高考,已经过去十八年了,现在想起却依然历历在目。因为在人生当中,这不仅仅是一场考试,而是一段与青春有关的历程,是生命中第一次确定了一个目标,然后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它,从中体验到了为目标而付出是一种怎样的充实和幸福。两次高考,更让我懂得了在特定的年纪做好该做的事情,这是成长的责任,也是不负时光的正确打开方式。
山东师范大学,在这待了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