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一般丧失(比如死亡),模糊丧失(比如失踪)似乎更难对付!
不难发现,关于丧失的研究,更多的还聚焦在生活中的「重大丧失」上,比如配偶、孩子的死亡。研究者提出,除了死亡这类明确的丧失外,还存在一种未完成的丧失情境,表现为部分离开而部分留存……
这类特别的丧失,被称为「模糊丧失」。
1.
目前,模糊丧失的情境主要被分为两类:一类是物理的,一类是心理的。
物理模糊丧失,说的是心理出席但物理缺席;也就是说,看不到家庭成员的身体,但保持心理上的存在,因为没有证据证明死亡或永久的丧失,比如失踪。
这种情境被称为「离开,但不肯定」,也被描述为「离开但不说再见」。
心理模糊丧失,指的是物理出席但心理缺席;也就是说,家庭成员一直都在身边,但心理上却始终是缺失的,这通常是由于工作或疾病导致的,比如痴呆。
这种情境被称为「在这里,但又不在这里」,或者「说再见但不离开」。
2.
模糊丧失与一般丧失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一般丧失是明确的客体丧失,有死亡证明、哀悼仪式,以及处理丧失的机会;而模糊丧失则是客体不完全在,表现为部分离开而部分留存的状态,再加上没有明确的标志,导致哀伤无法解决或结束,哀伤过程处于「冻结的状态」,给个体带来长期的、难以名状的困扰。
对于一般丧失(比如亲人去世),经过正式的哀伤治疗,哀伤过程是可以完结的;而经历模糊丧失(比如精神疾病)的人,哀伤过程就被阻碍了,乃至一心要从外界环境中找到客体存在的证据,极力抵制对丧失的客体进行哀伤。
有研究称,由于哀伤的过程停滞了,普通的支持方式会使状态更加严重。
3.
一般来说,传统的丧葬仪式以及相关的心理服务可以抚慰有挚爱亲人死亡(一种明确的丧失)的群体,但是很少有人把注意力放在正在经历一种模糊丧失的群体安抚与心理治疗工作上。
为此,这类人群的哀伤过程更难完结了。
当然,生活也很难得到相应的社会支持。
4.
好在,模糊丧失的理论为处理这种哀伤提供了一些指导,以健康的方式对待自身、维持家庭关系以及应对威胁。因为模糊丧失可能无法澄清,所以干预的是面对模糊丧失时的心理弹性。
研究者提出六条方针帮助增强心理弹性:(1)寻找意义(有相似经历的人可以聚到一起来发现丧失带给他们的不同意义);(2)调整控制感(通过调整自己,平衡对控制的需求和对丧失的接受);(3)重构自我身份(当模糊丧失发生时,人们往往还是有保持现状的倾向,这容易导致边界、角色的模糊);(4)矛盾正常化(在一种不带评价的氛围中开放地看待矛盾可以管理矛盾感);(5)修正联结(哀伤失去的,庆祝存留的);(6)发现新希望(比如帮助别人避免他们经历过的痛苦)。
这样,或许给人一种感觉——去向远方,尽管「未知」仍可以过得很好。
5.
最后,要提一下的是与模糊丧失高度相关的一个概念,即「边界模糊」;说的是,家庭成员不确定谁在家庭系统内(成员模糊),以及谁在家庭系统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角色模糊),使得个体关于家庭成员和角色的认知不太协调。
在研究中,边界模糊这个变量是用来测量个人或家庭对模糊丧失的感知。
(参考文献:《模糊丧失的研究述评》,黄满霞、余萍;《「独在异乡为异客」大学生离家情境中模糊丧失的感知、影响及其弹性(个体和家庭)应对》,陈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