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幸福的印记

2023-07-06  本文已影响0人  朵甜

昨天被李玟去世的消息刷屏了。其实在前天晚上临睡看到的消息,当时根本没有相信,毕竟现在网络上谣言太多,我想都没想就把消息翻了过去。

没有想到一觉醒来,发现居然是真的。虽然我不是李玟的粉丝,但是还是心里真真切切的难过了。

李玟出道很久,但是对她有感觉是在看过电影《宝莲灯》之后,她演唱的主题曲《想你的365夜》,是那么深情,那么动听。

那时我的儿子还是个宝宝,就像电影里的小沉香一样可爱,我们一家三口看了不止一遍,对电影里的经典情节记忆犹新,对这首歌也都非常喜欢。

昨天把这首歌发到我们三口之家的群里,娃和娃爸也都很感慨。对这首歌的喜爱,让我们一家对它的演绎者也产生了喜爱之情,所以对她的逝去更是痛惜。

看了相关报道,知道李玟是抑郁症轻生致死,更是心里有些沉重。一个努力活着的人终于没能抗住疾病的折磨,一个追求幸福的人终于没能抵过心碎的绝望。

这几天,网上关于抑郁症的文章也突然暴涨。大家因为李玟的事,又开始一波对抑郁症的关注。

其实我关注抑郁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最喜爱的明星张国荣就是因抑郁症而轻生,从那时起,对于抑郁症我就有了一点了解,知道这是一种病,并不是大家口中常说的心眼小,想不开之类。

近年来,我们生活条件的越来越好,物质越来越丰富的同时,我们的心理仿佛越来越脆弱,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有低龄化的倾向。

在人民日报发布的《2022年中国抑郁症蓝皮书》中,有这样一组数据: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其中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一般来说,一家人有一个抑郁症患者,这个家将会至少有一个亲人为之担惊受怕。所以这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多少个家庭的痛苦挣扎。

若患者轻生,那至亲在背痛之余,患上抑郁症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我曾经看过一部关于抑郁症的纪录片,有些人就是因为至亲的离世,长期走不出来患上抑郁症的。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受到生理、心理、情感、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在我所知道的抑郁症患者中,很多是有压力大、焦虑、应激性事件(失恋、家庭变故等)、长期患病等情况。

然而尽管原因复杂,我还是觉得抑郁症高发和信息太多、现代人少动的生活习惯、互相攀比的心理等有很大关系。而孩子抑郁症高发,则和父母有非常大的关系。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前所未有的富足,然而接受的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卷”这个字眼,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什么都要拿出来和别人比较。在学习面前,一切都是次要的。只要学习好就是成功,学习不好就一无是处。而学习好的就要一直好,不允许成绩有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身体活动、家务劳动统统被扔到一边。我们一边抱怨已经长大的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又一边把他们按进书本,恨不得他们心里只有学习。

还有很多家长,不仅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还希望他们有才艺,给孩子报各种才艺班。由于学习任务繁重,现在孩子普遍睡眠不足。

孩子自己的兴趣,很多是被家长视为不务正业,并果断扼杀。而家长的期望,很多又是孩子不喜欢的。很多孩子便在电子设备里面寻找乐趣,并且现在的孩子从很小就接触电子设备,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安静,给很小的孩子玩儿电子设备,这都会损坏孩子的神经系统,贻害无穷。

每个孩子,只要没有先天疾病,生下来都是俱足的。在妈妈的母体里,他们的环境基本差不多,成长也差不多。孩子的差别是出生后越来越大的。

一个从小缺乏身体活动,沉迷电子设备,被家长逼迫学习,长期睡眠不足,不足之处总是被拿出来和人比较,感兴趣的事物被无情剥夺的孩子,即便是学习成绩好的,优秀的孩子,也难免会对人生丧失兴趣吧。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过: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我学习了传统瑜伽后,对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

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给人一种印记(samaskara),这个印记是刻在我们的身体里的,并不是你不记得就消失了,不同的印记会造就不同的人。

老师给我们举了个例子,一个从小被呵斥责备的小孩,他可能会不自觉的“大气都不敢出”,希望自己不被发现。这种呼吸会造成他的膈肌不被锻炼,久而久之他的呼吸模式就是又轻又浅,这种呼吸模式又会影响他的身体,身体反过来又会影响他的生活。

从各种报道里,我们得知李玟是遗腹子,当时有人担心她妈妈照顾不过来几个孩子,建议她妈妈把她送人,所以李玟从小就担心妈妈将她送人,非常乖巧,养成了讨好型人格,这也为她将来的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埋下伏笔吧,也侧面说明了一个人童年的印记是多么的深。

要想解决问题,首先第一步是觉察。我一直认为要想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除非是遇到不可预测的事情导致,否则大部分的原因应该从家长的身上寻找。家长如果不去觉察自己的问题,只在孩子身上用力是治标不治本。

可惜绝大多数人觉察自己的问题太难了,所以家长会把问题都归结在孩子身上或者其他外在的原因上面,反而更加用力的去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结果是“家长越用力,孩子越痛苦”。因为家长越用力,给孩子的印记也就会越深。

要清除这种印记,传统瑜伽、冥想、唱诵都有一定的效果,现在治疗抑郁症也有相关药物,并非完全不可治愈,但是也很难。如果孩子从小得到的不是这种印记,岂不更好!

现在很多职业都需要各种资格证,唯独父母这么重要的角色,却什么资质都不需要。想起鲁迅一句话:救救孩子。真希望我们的教育改革,不要仅仅从孩子、学校身上入手,对于做父母的,一定也要有相关的教育才好。

愿孩子们都能有个幸福的童年,愿每个孩子都能有个好的印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