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ThoughtWorks四周年随笔
来ThoughtWorks三周年的时候就想写一篇文章记录这些年在骚窝的经历与变化。一直拖到了四周年。
2014年——骚窝的幼儿
2014-4-14号正式入职,有四年多工作经验的我入职后,经历了自己职业生涯中压力最大的一个月,那一个月我整整瘦了十斤。
也许是PM对我期许太高,也许是PM误解了我说的喜欢挑战过后的喜悦。因此,新人入职后,直接被分到了migration team,线上老系统的数据online迁移到线上新系统。
我入职一周两位QA,一个休产假了,另一位即转岗不测卡,只support解决问题,一个月后就要首次上线,说QA这边由我drive,连新、老系统业务都不知道,更见鬼的是居然有一堆的子系统与服务,还有更恐怖的所有系统都没有帮助文档和需求说明书,因为没有缓冲期,要求尽快接手前任做的所有事儿,没有文档,只代码、脚本,还要了解一堆之前没接触过的东西(powershell、CI/CD、 Go、微服务、敏捷实践等),内心的压力巨大,一切都在边看边查边问摸索中前行,几乎天天加班,有时周末都跑来学习。多亏当时队友们给了不少帮助。每次疲惫的时候,一遍遍自言自语:考大学、考研我都通过了,不信这次学不过来。
这段经历,除了一个月内瘦十斤,还磨炼了自己的抗压能力,也让我再次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Migration Team都是大牛,14年在豪门能想到的大咖基本都来这个team做过卡,牛人的做事风格只要静静的在一旁看着,就能学到很多。解决问题思路,提问题的方式,包括日常Challenge给反馈。
2014年下半年,我还参加了不少活动的志愿者,认识了更多同事;还报名了各类学习课程,比如,亲密关系(QQ讲的很棒,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相互理解信任,记住爱的存款)、CI/CD workshop(实践了如何搭建pipeline)、TDD workshop(讲师超强阵容,健总&强哥&夏夏主办那期,很幸运报上了名,亲自动手体验了TDD,感谢我的pair,这是我最喜欢的workshop之一。为此我还翘了好几节热爱的形体课),其实还参加了很多中午与周末的培训。这一年,觉得自己像是突然掉进了知识的殿堂,处处是Session或培训,基本都是TWer自发组织的,也有些是公司请的外部讲师,各类知识都有(除了技术、管理、心理、还有着装、公益等),你喜欢学哪个自由选,偶乐遇到喜欢的session或培训冲突,那就的纠结一下。记得有时一周都不用自己买饭,每天中午有session听(管饭)。
真的是太喜欢这家公司的氛围了,来公司的第一年我总和身边朋友或前同事介绍这里与其它公司多不同。学习氛围、分享氛围、扁平化管理,Challenage氛围,还有各种社区(BQConf、CDConf、BA社区、UX社区等等),各类俱乐部,如球类、游戏、健身、烘焙、摄影、KTV、手工等等。
我爱上阅读也是来到ThoughtWorks受了大家的影响,每个同事都有好多书(公司有学习经费2000,程序猿论箱买书),还有的书作者或译者就是他们自己,好崇拜啊。来公司后,同事会推荐我一些好书,于是也用经费定期购书,80%看过了。有的时候他/她们都读过了一本书后互聊,就你自己还没读,迫不及待买回来也感受一番,书读多了,自会体会到它的影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2015年——骚窝的少年
如果说,2014年我还是个没见过世面初长成的幼儿。那么,2015年我算是个茁壮成长的少年。
Migration交付结束后,我到了ExternalApi Team,大姐大、强哥、大队长、阿哲、娘娘、夏大人、小朱朱、杉菜、地主、ZG、首席,写着大家的名字我就嘴角上扬(发现都是栋梁)。和我争吵最多的就是地主,每次Review UT时,在Case的选择上双方理论许久,有一次还拉来外援QQ来评要不要加上这个UT CASE。争吵虽多,但在UT Review让我思考更多的也是地主,尽管在争论的方式方法上我们都有待提升,但正是因为有碰撞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改进。Challenge在ThoughtWorks也是一种文化,要敢于Challenge,即使你是新人,只要你有不同的看法,哪怕他/她比你senior,也要大胆challenge。为什么会喜欢或支持challenage,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更深入思考,碰出火花,能帮助我们向更好的方案上靠近。记得有一次External API Integration Test技术选型,为选Ruby还是C#两派互争,就在他们两边相互Challenge过程中,产出了这两种语言所有的优点和缺点,呵呵不过最后决定是两种语言同时保留,PK后两种语言差不多,双方都不妥协,那就看哪派能坚持写到最后,结局是ruby赢了(因为没几天C#的没人写了呵呵)
其实,对于我来说,在External API Team最新喜的是真真正正地体验了测试金字塔带给我的好处,详见我分享的《API Team是如何做测试的》。因为有测试金字塔式的自动化保障,让我从一些重复繁杂的测试中解脱了出来,有时间思考或做更多事。比如,写了QA环境的自动化,还参加每次的技术决策与技术讨论以及code review。因此,我对External API的框架以及所有的测试结构(UT&集成)非常清淅,新人Signoff卡时,能直接告诉新人测试加在哪儿怎么写。我对每次release的质量很有信心,因为我清淅知道哪里有UT Cover,有哪些Integration Cover。除此之外,TL还与我pair排每个迭代story以及跟进story的进度、风险,每次retro还让换用不同模式去尝试,包括每周一博更新技术文章。是不是觉得QA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External API Team后更名Knights,新成员也来了不少。后来和我最能争吵的就是首席和羊羊羊,大多是因为UT的事或defect的优先级。讲真,感谢他们的challenge或及时反馈,让我思考让我改进(当然我理解这是双向的)。同样,也为当时偶尔的倔强与控制不好的情绪化态度而感到抱歉。我们Team还有个特色,那就是我们的TB非常丰富,吃大餐、保龄球、KTV、密室逃脱、话剧、相声、爬山、美容按摩、旅游等等。
2015年,还参与举办了公司的十五届与十九届BQConf以及第五届CDConf,组织举办活动真心会让你学到很多,你必须和更多的人主动交流,包括公司内外认识或不认识的,而且前前后后要梳理安排各项事宜,自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事都是积累到的经验,感谢公司有这个平台,让我体验了办一场百人以上的公开活动需要考虑的事。
2016年——骚窝的成年人
2016年,在Blink Team, dev们自己工作之余开发了一个辅助工具my stories,输入卡号即能查出包,这就是TWer们,一言不合就黑工开发个工具来提高项目的工作效率,。Blink的小伙伴们很爱学习,大家分享过很多session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另外,和健总学契约测试,正是我在Blink的时候,健总给我讲完演示了一遍(用的是老虎API与HR系统之间的契约测试讲解的),后来Blink Team实践了一波,WH和YF pair写的Digital briefing的契约测试。豪门QA周二定期的Catch Up日,忘了是15年还是16定下来的,这个时期QA们像打了鸡血,都很厉害,曾一度被评QA凝聚力“过”强的组织,还产出好多session和文章。我也有一篇,由于之前的实践积累以及Sponsor用心,我发表了洞见《QA Review UT的那些事儿》,后来此文章也被InfoQ收录,一下激起了我想写作的欲望,计划每年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提炼一篇技术性文章。
说起Sponsor有很多要聊的,公司有个机制,每位转正的TWer都可以选自己Sponsor帮助自己成长,我的Sponsor是健总,怎么选中的已经记不清楚了,但这些年来Sponsor对我的影响和帮助真的很大,记得头一年学的东西太多,一度把自己累的接近奔溃,看到作业或Action就想哭,绷不住去找Sponsor聊,主体是让我平衡、取舍,把学的东西用到项目上。还在白板上画出一套体系表,忘了细节,大体是讲时间分配管理,帮我缕了一遍当下我该放下的、重点关注的,以及每天该如何来分配时间。包括每年发表的文章都有Sponsor一半的辛劳,帮我Review各种反馈等。
回顾这一年,除了组内日常工作,对项目上的一些痛点也试着做了些尝试改变(网络、Pipeline、SBE),记不起网络问题什么时候开始困扰我们,也记不起啥时候我就成了豪门网管,后来项目组与ops团队多次开会讨论,历经三个多月的计划实施切换,网络慢慢淡出了我们抱怨区。写这个是想说,有痛点也想去解决它,那就积极take,找相关人员(或感兴趣人)一起讨论实施,定期跟进,实在遇到瓶颈,请教公司专家或外部同行,尽一切办法找出口,过程也许艰难,黎明过后就是曙光,就算结果不尽人意,但这个过程中所有的经历都是宝贵财富。
2017年骚窝的长者
2017年初来到了朋友们组,记不清什么时候混这么熟,熟到有点不舍。现在的小鲜肉们厉害的很,每次听到她/他们给我反馈,我都有种前浪被后浪拍到沙滩上的感觉。我比较急,她们会及时给我反馈。刚来组里的时候,开发上的问题或痛点我不是很清楚,他/她们会主动沟通以及表达他/她们看法。在他/她们身上不仅仅是年轻活力,还刻苦有想法。
17年在项目上尝试了三件事,第一件,模拟类生产环境性能数据,这个特别提一下狼友锋锋给我的帮助,玩狼人杀认识熟悉的。有一天,下班后我还在工位想办法注入性能数据,他路过看了一眼,怼了我的方式慢,教给我通过console js脚本来准备数据,就这样80%的tile性能数据都通过这种快捷方式搞定了,还存档了所有脚本,方便大家共享,现在本地signoff或测试环境准备性能数据方便很多。第二件,pipeline优化,持续跟进,团队做了些优化,但还是总会阶段性恶化,各种原因,仍在改进的路上,期待后面写一篇好与不好的总结。第三节,契约小组半年的尝试,只走出一小步,黑工做事还是有些难,组里的成员产出了一些session、博客或洞见的文章,也算是大家的收货吧。
《别再加端对端集成测试了,快换契约测试吧》,这篇文章修订的过程比较痛苦、抓狂,反反复复持续有一个多月的校稿,发完博客大赛,原以为不用太多的改动。发洞见的时候,凯峰一次次地审核一次次地给我反馈,还拉了我的Sponsor以及冰美人来Review,后来改到我都快厌烦写文章了,收笔完工后,更多的是感恩,连自己都没耐心了,同事还能认认真真一遍遍精读审核,这种态度真的是刺激到了我,有人免费帮你这么费心费力校正文章,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写文章。自从这篇文章对外发表后,我就坚定每年至少发表一篇。
这一年工作闲暇的狼人杀变成了我的不可或缺,对于狼人杀的收获与情感可阅读《狼人杀改变了我》,这篇文章记录了我的整个心路历程。
写到最后,留给我的坑友们,小十七、墨渊、娘娘、坑、PMM。我们由最初的理财群变成了瓜果蔬菜群又变成了带饭群,我们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哈哈哈哈)。我们聊理财、聊生活、聊下厨、聊八卦、聊工作、聊心情、畅所欲言,这一年我们相互影响一同成长,感谢工作生活中有你们。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四年了,有收获有遗憾。感谢公司提供平台,感恩同事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