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闯の读书方法论
读书是学习方式的一种,虽然并不是最高效的(我认为“人与人相互扯淡”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但它是最方便的。
无论任何载体(纸质/电子)何时何地,都可以拿来翻翻。跟人扯淡还要看看相互有没有时间等等。
虽然谁都知道读书,然而不少人并不知道该怎么读书。这类问题,看看国内最大的角色扮演社区‘知乎’就知道了,一个“读书方法”的话题就有900多个精华回答。
image我大致浏览了下,有两个话题比较讨论的比较集中:
-
读书到底有毛用?
-
如何读书才是有效率的?
读书到底有毛用?
有人说,读书没毛用,因为“看了一堆大道理,依旧过不好人生”
有人说,读书有用,因为“读书使我淡定,好比孙连城区长一样胸怀宇宙”
我认为,读书是有用的。读书最大的用处,是能够发现更多的【可能性】,或者可以说是【发现其他人看不到的可能性】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路”并不在表面,不是谁都能看到;
又所谓“世界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但是放现在,也要辩证的去看:“世界N条路,其中一条路走的人多了,就不在是好路”,因为全特么堵死了,再走要么半路饿死,要么到了只剩几滴汤了。
所以,我认为读书最大的用处,是相比于不怎么读书的人,能够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当一条路走不通或不好走,核算其他N种可能性的机会成本,做出价值最优选择。
那为什么“看了很多大道理,依旧过不好人生”呢?
这么认为的人,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普遍存在“看了一堆书,依旧穷逼”的事实。
本渣渣是个非常低俗的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如果书本里的东西,不能变现,不能提供最优决策所需要的参考信息,我认为就不是好书。
“看了很多大道理,依旧过不好人生”的人,我认为,要么“书选错了”,要么“读书方法错了”。
有钱人和读书的关系
不少有钱人,是认可“看了很多大道理,依旧过不好人生”这个结论。因为他确实赚了远比普通人多的钱,也从来不怎么读书。通常这些人,执行力爆表,信奉所有的真知都是实践得来的,不相信学院派、书本中的大道理。
我认为,有钱人分两种:
-
一种是有钱,且有思想
-
一种是有钱,但没有思想
这两者的差别是,前者能够一直有钱,后者只是当下有钱。
因为赚了钱,说明因为种种原因,路选对了,走路的姿势对了。
但事物是动态发展的,没有一条路永远都会是好路,一旦这条路不再是好路,就需要换一条路。但换不换路、换哪条路的决定,体现了这两者的差别。
有思想的人,往往都读书。
所以,找别人请教建议,一般找有钱人问。因为有钱人说的意见,正确的概率比较高。
如果问“what、how”的问题,随便问一个赚钱多的人就行;如果问“why”的问题,找个能够一直赚钱的人问,比较靠谱些。
读书方法论
知乎有很多人说读书方法,比如“一年读完上百本书”、“带着问题读书”之类的回答或者live,我看了赞非常多、看上去非常牛逼的回答,然而依旧迷茫。
一是因为,这些回答字数实在是太多了,字太多就容易看不下去
二是因为,感觉很多方法说的非常复杂,复杂到难以坚持执行下去
本渣渣,经过一年的实践,慢慢找到对个人非常高效率的读书方法,且执行起来十分简单脑残。
准备必备の工具
-
各种笔(荧光笔必备)
image -
百事贴
image -
彩色书签便帖(一定是彩色喔)
image
读书步骤
1、[阅读开始] 在百事贴上,写出“你希望从书中找出哪些问题的答案”,然后粘在目光所及之处(比如书的第一页)
image带着问题读书,好比长途旅游查攻略。比如我要骑行川藏线,我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解决以下问题:
-
什么牌子什么价位的山地车可以应付川藏线
-
川藏线当月路况如何、当月气候如何
-
出现高反怎么办,如何预防
-
自行车如何寄送到成都出发地
-
5000米海拔穿什么衣服
-
……
在便签上写下问题,随时回顾,已保证带着这些问题贯穿阅读的整个过程,不要读着半截忘了。忘了问题,就等于没读。
根据问题,先翻阅作者序和目录,找到问答答案可能出现的章节,比如章节A、章节B、章节C…,然后再去对应的章节去找答案,章节A没找到再去找章节B、章节C
一本书即便有90%的干货,但跟你当下问题沾边的只有20%,那剩下70%的内容对你基本是废话,暂时没有必要看。
所谓“一年读完上百本书”的人,都是根据问题,挑章节跳着看的。
2、[阅读过程] 随时划出对你有启发的概念的定义、应用场景/实例和因果关系,并用在当前页贴上标签,标签写上当前概念的名称或主题。类似信息流中的Tag标签~~~
image临时产生的N个想法,分别写在N个便签上,贴在当前页
image可以根据标签的颜色,来对应所划内容的类型。比如,我把书中的信息,分成三种:
-
概念:某个概念的定义、描述……
-
应用场景:某个概念的应用场景、应用实例……
-
因果关系:某个事物的普遍规律、因为XXX导致XXX、某个结论的前提….
对于“概念”,我贴蓝色的标签;对于“应用场景”,我贴红色的标签;对于“因果关系”,我贴黄色的标签;
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回顾”:把书做成一个字典,充满了“键值对”。当需要回顾阅读的时候,根据标签直接翻到对应的主题。
我看总有人说,做读书笔记,把内容抄下来,或做成思维导图….临时产生的想法写下来我可以理解,书中的原文还写下来是为啥呢?不累吗?读书不应该动的是脑子吗,为啥要动手呢?
之前我还有个习惯是折页脚,除了影响美观、不能快速检索到要找的内容这些缺点之外,最关键的,是【不能装逼】
你想,你基友来你家蹭饭,你“不经意”的打开书柜,满书柜充满了各种花花绿绿的标签,你基友看了是啥感觉,内心OS:卧槽(全四声表惊叹)
3、回顾贴标签的主题,尝试串一下主题与主题之前的关系,形成一个立体的、结构化的框架
所谓系统思考的前提,是将不同知识结构化、立体化。不再是“概念”这种点状知识,也不是“因果关系”这种简单的两点一线。概念、因果关系、应用场景都是构成系统的N个要素之一,理解要素与要素之前的关系,再用动态的角度去看这些关系,便是系统思考的能力。
微信公众号:流量贩子
GoGo闯的公众号知识星球(日后有福利发之,比如一段能写黄段子的Python代码~~~)
GoGo闯的知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