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大挑战简友广场我的日更计划

细微之处见真情——评骆老师《秋天的怀念》

2020-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陈夫子的碎碎念

      今天上午聆听了骆老师的《秋天的怀念》,从这节课中学到不少有价值的地方,先来说说我捕捉到的闪光点。

      一是“态度真诚”,骆老师课堂质朴、真诚,没有花哨的设计,只有踏踏实实地带着学生深入文本,细究研读。

      二是“鼓励性语言”,骆老师注重对每个回答学生的及时点评和多样化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反复朗读”,骆老师抓住文中重要的关键词和语句多次推敲,引导学生朗读出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情感,这是采用了“一唱三叹”的朗读形式,反复涵咏,直至真情流露。

      没有一堂课是完美无缺的,下面我来说说我对这堂课的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一是“教学语言”要精炼。话语太密,语速过快,学生还来不及思索,教师已经转换到下一个内容了,这样压缩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要学会多听少说,争取说出来的每句话,学生都能有所启发和思考。

      二是“教学内容”要精简。有位名师说过“不讲都会的内容,坚决不讲,一讲就会的,尽量少讲,怎么讲都不会的,没必要去讲,总之,不要多讲。”骆老师过多的精力放在逐句逐句去赏析“我”暴怒无常的表现和母亲的行为,其实放手让学生去找,让学生自己去说,他们是没问题的,因为他们已经是初中生了,抓关键词的能力还是有的。老师讲得过多,反而模糊了重点。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多摔几次会成长的,老师能做的就是给孩子多建立几个支架,让他站得更高一点。

      三是“对话朗读”要精彩。文中史铁生和母亲的对话可以指导学生朗读,从对话中可以体会“我”和母亲的心情以及情感,我觉得能把对话读好,学生已经理解一大半内容了,这堂课没抓住这个朗读训练是个遗憾,而且,还可以顺势升华主题,让学生感受母亲那种小心翼翼的爱。

      四是“教学提问”要精巧。余映潮老师曾说课堂教学切忌“碎问碎答”,教师少用“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语言,否则学生只会永远附和“对!是!”再无其它。一堂课要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整篇文章阅读,即要学会设计提纲挈领的“主问题”。骆老师这堂课问题过多,简单的无意义的小问题也多,这样会浪费很多宝贵时间。我觉得第一课时可以设置这样的主问题:“请在文中找出母亲爱“我”的关键语句,并进行赏析。(提示:可以从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方面入手)”这样教学思路会不会清晰得多?

      五是“教学课件”要精致。其实可以看出骆老师花费了很多精力去制作课件,课件也着实精美,但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很多课本里本来就有的内容可以不用出现,过多的课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而疏远了对文本的研读。另外,课件中的红色字体最好不要提前出现,这应该是学生自己领悟的。还有要注意的是课件中的字体太小,看起来有点吃力。简而言之,课件要做到少而精。

      六是“板书设计”要精妙。板书是对一堂课内容的梳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骆老师这节课的板书可能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写完。我觉得板书要能揭示文章的主旨,是浓缩的精华,板书可以设计多重形式,但不能偏离主题。

      其实我提出的六点也是我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因为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去反思和总结经验。骆老师教学时间尚短,有此教学表现已经相当亮眼,未来可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