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收获

总结三个月复盘,几个有效帮助成长的关键词

2019-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眠溪

1.觉察

焦虑,这几年常常听见的高频词汇。年轻一代想要一步到位成长的人有很多,他们明明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内心却依旧期望能够一步到位。大多数人焦虑的源头往往来源于此,内心期望与现实的不可调和。

曾经的我也有着同样的想法,内心期待快速的成长,手上没有行动。面对多种选择不知该如何作为,心中的恐慌也与日俱增。越是恐慌,越是焦虑,乌云时刻笼罩在头上。

当我意识到自己改变时,那时连续了一个月。每天用时间事件记录法记下做过得事情和花用的时间,这一行为让我清晰的看到时间到底用在哪里了。随着记录的增加,我开始观察自己的行为、感受情绪、倾听内心的声音。

这个时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时随地能看到各种信息。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洗脑”,按照它们想要方式来定义你。

那么,如何破除信息围堵的墙呢?

首先要意识到它,这是我在复盘中收获最大的一点。

意识到自身是什么的状态,我在做什么?我得到了什么?

我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其他人又是如何想的呢?

这些想法让我一点点的清晰的认识自己。

2.接纳

接纳这个词最先是在正念冥想里听到的。冥想里的正念练习,是有关如何使用和安防注意力的一种方法。身体即是实验室,通过练习,能够提高自身的专注力,激发潜能,并且找到和压力相处的方式。这个练习其实更多的让人有意识的注意到自己,能让人更好的把心安放在当下。

当下,这几年很多人都有说过,看向未来活在当下。

为什么如此多的人会这样回答?

因为焦虑。

这个时代的我们渴望成功,渴望自由,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当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无法达到平衡,那么对未来的恐慌会加深焦虑的情绪。

三个月的每日复盘,带给我的又一收获是接纳自己。在记录中回看自己,想一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目前走在什么道路上?”、“我需要的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我正视自己的缺点,正视欲望、正视情绪、正视无力作为。这一切让我对事物的认知变得更加的清晰。

接纳自己也即是自我和解,放下过高的期待,从自我出发,理解变化,响应变化,进而影响周围的事物。

3.规划

说到规划,不得不承认,其实我本身并不太会规划自己。以前从未做过日计划、周计划,更别说什么月度计划和年度计划了。做事仅凭个人喜好,随性而为,要做的事在我这往往会拖延。

自从开始记录复盘后,我开始有意识的规划每天的时间,尽量不让自己浪费时间。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很艰难,反复发作。一开始只是记录做了哪些事情和花费的时间,后来增加了感受情绪,再后来计划要做哪些事情,工作中做哪些,学习上又是哪些。

为了不再拖延,后来采用了清单任务,时间利用率明显提高了,玩耍看网络小说的时间降低了不少。这中间也放弃过清单,日子过回到以前,不过总体来说比以前进步太多了。

如果你也曾经跟我一样不知该如何计划,如何规划,那么不如从最小单位做起——过好每一天,不辜负时光,不辜负自己。终有一天我相信,你我都能学会规划人生,成为最想要的样子。

4.改变

复盘这件事,可以说是非常微小的事,而这件事让我养成了习惯,每晚睡觉前一定要写完它。久而久之它成了日常仪式,固定下来增加了生活的确定感。

还记得梁宁老师在产品思维中说过:一个好的产品是能够持续的给用户提供可依赖的确定性。每一个人都是一种产品,而有确定性的产品,用户对此是留恋的。

人的改变,习惯的养成,知识体系的建立等等......这些都需要时间,永远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看到优秀的人,你会羡慕,会嫉妒,会忍不住想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可为什么到后来只有一小部分的人加入了“优秀”行列呢?

你也许会说不够坚定,不够努力,但你真的不坚定不努力吗?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是你无法提供确定性,无法让自己留恋某件事,无法让周围的人依赖你。

如何提供一种确定性呢?

找到一件事情,坚持做下去。想想你提供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确定性?

最后分享一个亲身验证过得成长小技巧,就一句话:

我可以做点什么,让自己跟过去的自己不一样?

或许一个微习惯,就能够帮助你一步步的迈出舒适区。

我是眠溪,终身学习者,一位寻路的手艺人,活成一束光照亮更多的人。

欢迎你加入终身学习者行列,我们一起成长。

一点金句: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