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写文变成一种习惯
多数时候,写文对自己来说,是释放压力,平复心情的一种方式。
当初把文po到网络上,是为了博得更多的关注度,一度强迫自己每天一千字的写文量。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诉说着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其实,在闲暇时间,这是个足可以用来消遣的娱乐项目,但是,专业的特殊限制下,自己打开电脑敲文就是在午夜之后了,往往自己刚刚改完设计图忙得头昏眼花的时候还得逼着自己码完这一千字。严重的脑力透支和睡眠不足导致自己第二天的设计课上得浑浑噩噩。
幸好,这样的坚持只持续了半年时间,后来因为结课设计等一系列的麻烦事就此搁浅。其实写文这件事也是变相的在记录自己的时间,哪怕自己停止日更,也没有在午夜之前入睡过,之前写文的时间变成了娱乐节目的浏览。
坚持日更是很难的一件事,尤其在自己没有特定的目标和写好的大纲引导下,日更成了自己每天对琐事的记录和感慨。字数一多废话也就多了,其中不乏没有任何思想价值的辞藻堆叠,白话连篇的无感鸡汤。但是,除去这些,剩下的是对自己旧时光的记录和感慨,偶尔翻阅一下,倒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原来那时的自己是如此的喜怒无常。
原先教我写文的前辈曾经说过,我这样的性格,不适合写大开大合、惊心动魄、曲折离奇的文章。多数一个故事下来,我会平铺直叙,规规矩矩将其结尾。但贵在细致入微,无论多小的一件事物,到最后都变成了自己的特有风格,当时的文学训练不知是否算得上合格,只是成了这么多年自己唯一坚持得下来的习惯。
偏文艺点的女生都会有个作家梦,我也不例外。尽管自己在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选择了理科,在大学填志愿的时候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累死累活的工科,但自己内心还是保留着那点文学向往,虽然没有过多的执念,但是个特别的存在。
第一次投稿是在高一时候,订阅的学习报刊上刊登着投稿的比赛,自己心血来潮,将上面的投稿标记裁了下来,拿出自己当时正在写的故事,打印成a4文本邮寄了出去,结局没有任何意外的石沉大海。但当时的经历却一直影响着自己。
经历过的高三黑暗时刻,没有娱乐节目,没有影视资讯,每天和习题册模拟试卷斗争,考试密集到麻木,除了做题就是在拿着计算器算自己的分数,算自己的排名。压力过大导致自己长时间的失眠,一度还未合眼就开始洗漱准备早自习。
老实说,当时真的是厌恶了这样的生活,同学都在努力复习,自己同样在消耗时间却毫无进展,无助感吞噬着自己,看着眼前的数字排列转着圈的在自己眼前回旋,脑海里却一片空白。而自己唯一的发泄方式就是写文。
日记也罢,天马行空也好,只要能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写什么都无所谓。摆脱了那些数理化公式,任凭自己发泄自己的气馁无助和无奈,将自己的情感加诸在笔下的小小世界里。当然,这样的发泄,让自己在高三的最后时刻,文学写作有了明显提高。
现在翻开那时候的日记,密密麻麻的字迹里面,是自己当时情感的最真实记录。
后来,习惯用键盘码字之后,便喜欢在深夜没有打扰的情况下,一个人,静静的创造属于自己的笔下世界。
第一次尝试写言情文,却被编辑推荐去了悬疑文,哭笑不得的结果。这样看来,当初的那位前辈并未完全发掘出我的潜力。
如果不把写文当成赚钱的工具,这真的是个极好的消遣,不用体力劳动,宅在家里随心所欲。
自己仍旧是当初那个文学小白,在小小的角落里叙写着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在理工科里继续义无反顾,还好,自己依旧坚持着这个习惯,支撑着自己走过这未知的漫漫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