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人总在行业的低处?

2018-04-28  本文已影响13人  ef0b06719d1c

背景:最近打滴滴比较多,才注意到,滴滴打车已经从两个等级分成了三个等级。除了专车和快车以外,中间还多出了一个优享车。坐了几次快车和优享车后才发现,优享车成了正常的车,快车已经成了“怪车”。

那天我共打了两次优享车和两次快车。优享车的起步价比快车高23%。坐优享车的感觉已经没印象了,但坐那两次快车的感觉现在还记忆犹新。

第一次打的快车,我上车时,师傅正在车里吸烟。我想他是趁等我的这点时间,赶快解解烟瘾。看我已经坐上了车,师傅快速把烟吸完,但明显车里会有不少味道。接下来,我发现师傅开车时总是把手机拿在手上,让我坐在后面有点战战兢兢,那可是在一段高速上!我问师傅,你没有手机吸盘吗?师傅说,嗯!可明明车前空调出风口有个手机洗盘!师傅又补充说,他没手机把放在前面的吸盘上,是因为不方便他玩手机。开车边玩手机?!我彻底无语了,还好那时已经下了高速。

第二次打的快车,我发现做起来很不稳,小区门前两百米,明显感觉到两次急刹车,我说,师傅您车做起来不太稳。师傅没说话,紧接着是红绿灯左转弯,因为平时自己开车,知道这个弯比较大,但当时感觉师傅拐的是小弯,一看,师傅正往反方向车道在转。师傅刚反应过来,赶紧调整方向。这让我坐在车上,不得不提高警惕,又发现师傅差点在高速路出错口!才三四公里的距离,真是状况频发。

坐完这两次快车,我果断地给了他们差评。其他乘客跟我的反应应该不会差很远,这就是他们仍然只是“快车”的原因吧!

我才发现由于“优享车”的出现,快车已经慢慢成了“差车”的代名词。

人与人的差距就是这么大。只有几年光景的滴滴车,很快就分出了层次。车好一些,服务态度专业的成了专车司机,车一般,服务态度还可以的,成了优享车司机。剩下车一般,服务很怪的仍然是快车司机。

长此以往,这些快车司机不仅收入低而且必然被淘汰。

这件事给我两点感悟。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社会评价系统越来越透明,做得是否好,会及时得到反馈,并不断积累叠加,不同的等级和层次能被快速区分出来。

在这样的环境下,好的获得更好的收益,差的很容易被淘汰。

个人的态度、能力、专业度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运气等一时不确定的因素显得越来越微不足道。

如打车行业,师傅的能力和专业度,是每次都被客户感知到的,客户个人的喜好偏差可能有一点,但是主要标准还是:安全、快捷、舒适。所以运气成分占比很少。

其实不仅新兴行业如此,传统行业也是一样。

当天到医院去补牙,医生很专业。通常一个很专业医生的周围会围绕着护士、助手跟着学习。

当时这个医生问起为什么助理小C没有来。旁边的护士说,小C请假了。据说他经常请假,好几次请假的原因是因为女朋友来了。

医生摇摇头说,这个请假的理由真的不充分。

护士又说,或许小C没想过留在这个医院或者根本不想从事这个行业。

医生说,这不是留不留医院的问题。

我想或许医生是想说,一个人在一个职业事情上的态度,决定了他在所有其他职业上的态度。

我想小C即使不做牙医行业了,做其他的事情就会很认真吗?不可能。

这个小C和之前的快车司机是一样的情况。久而久之,会处在行业的低处。

自己还很年轻的时候,曾经会幻想一些好运气的降临,幻想着因为好运气而获得更好的工作,更多多的财富。

随着经历和认知的升级会发现,运气成分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自己是否成长起来,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抓住周围的机会。这些根源主要都在自己,自己处事的态度、时间的积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