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只问自己

看了公众号推荐《无问东西》,一休息就去看了这部电影。其实就算公众号不推荐,我也打算去了,因为有张震,特别喜欢他特别喜欢他的颜。对没错,我就是这么的肤浅。
因为没做太多功课,并不知道内容到底是什么,到了电影院才知道这是一部以清华大学为线索,贯穿了四个有特点的历史时期的故事。其实来回转换时代的镜头稍微有点乱,有点让人反应不过来,代入感也是要看一会才有的。不过每一个时代都会讲一个与这个时代息息相关而又有代表性的故事,从20年代选择理科却更喜欢文科的清华老师,到30年代中日战争从军的富家子弟,再到40年代放弃参加两弹一星的研究员,最后是21世纪现代职场公司经理。
“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那就是真实。”这是电影里清华校长梅贻琦说的。而四个故事人物中的最后决定也都印证了真实感,真实感就是要遵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其实四个故事中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第四个故事,可能离我们90后这一代最近最深有感触吧。故事中张果果作为公司经理,代表代理公司捐助一个贫困家庭的四胞胎,可是项目没有成功,捐助也没了着落,但四胞胎的老三又生命为在旦夕必须要手术,张果果作为这个家庭唯一的救命稻草,他义不容辞的救助了这个家庭,事后被资助的家庭一直想找他每天都到公司等他,秘书告诉他孩子家长说不等到他是不会走的。原来的上司告诉张果果,以前他资助了一个贫困少年,先是要到北京读书,然后又需要父母来再到帮助他的父母找工作,之后还有好多好多的要求简直是个无底洞,他告诉果果差不多得了。果果后来找到了这个家庭拿出了帮他们租的三年房子的合同还有帮助他们家人找的工作,告诉他们应该可以靠这些养活他们一家子。但是四个孩子的姑姑拿出了一个盒子,告诉果果,他们一直在找他是因为想把四个孩子的胎毛笔给他,因为他是孩子们的精明恩人,永远都是孩子们的再生父亲。不只是果果,每个这个时代的人心里都筑起了一道防线,虽然每个人都不失善良,但是又对别人拒之千里,害怕自己的善良会受到伤害,而这种防线有时候也会在无形中伤害了别人,其实这个世界上还是善良的人更多一些。电影的最后是果果在四胞胎的婴儿房里帮她们画窗户上的图画,静静地看着四个可爱的孩子。
其实在中间还有一段,果果帮四个孩子起名字,找到大师去算,大师说大富大贵不敢保证,但平安健康没有问题。还有富家子弟的母亲说希望孩子在什么年纪就享受什么年纪的快乐,找一个喜欢的女孩子快乐的生活,生一个孩子享受当父母的快乐。这才让我想到其实每个父母不一定希望孩子多么成才多么优秀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平安健康快乐。
还拉下一个主题就是青春,青春的时光只有一次,只有那么些遵从内心的真实感,做你想做的事。
最后又出现了最开始的那句话“如果提前了解了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实在是写不下去了,大学毕业之后都两年半不写东西了,感觉跟电影似的,东一下西一下的。因为看了一篇文章说,想做什么就好坚持,忘掉回报,不计结果的做你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