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不可怕,怕的是没有检视“偏”的系统
起:选自《人生关键词》——“偏” 作者黄俊华先生
“偏”:左边一个单“人”旁,右边是一个“扁”字。顾名思义,把人看扁了就是“偏”。
俗话说: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人一旦有了自己的偏见就会把“人”看“扁”,或者反过来说,把人看扁是一种偏见。
我曾经在《读者》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国外故事:
一位年轻的作家路过一条街道,他看到一个皮鞋匠在街边修皮鞋。这个皮鞋匠看上去非常的慵懒和不专心,总是敲几下又休息一会,断断续续的,而且手法一点都不纯熟。于是作家心想:“这个人做了皮鞋匠还不认真工作,如果他继续这样很可能连这份工作都丢掉了。这种人真是不懂珍惜、不知上进呐!”
作家继续往前走,在拐弯处他不经意的回头看了一下。这时,作家突然愣住了——他看到那个修鞋匠只有一条腿! 作家对修鞋匠的看法立刻转变了:原来这个修鞋匠是多么的坚强、多么的热爱生活啊!他身体残疾了,还在工作,真是个值得尊敬的人!
我们很容易从自己习惯的角度看问题,所以往往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于是以偏盖全,形成了“偏见”。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对一个人有负面看法时,那不妨问一下自己:“这是他的全部还是他的一部分呢?”
也许拐个弯,回头多看上一眼,你的看法就会改变!
承:引发思考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思想的笼子里,很多时候都如盲人摸象,如管中窥豹,看到的都只是局部。
也许只有如佛一样的境界,才能了知过去现在未来人生宇宙的所有一切真相。
人的眼睛看到的光谱频率是有限的,人的耳朵听到的声音的频率段也是非常有限的,而人对事物的看法都受到自己有限的认知的过滤,所以某种角度上,看到的都是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个故事讲孔子与弟子们在穷困潦倒时,讨来难得的一小袋子的大米,颜回负责把米熬粥时,子路经过熬粥的屋子往里看,突然发现颜回用瓢舀锅里的米粥放嘴里吃,于是把看到的告诉夫子。
夫子知道后,认为颜回是在偷吃,心里生气但是不好直接说颜回,于是把颜回叫到身边,让他舀一碗粥来祭祀祖先。
颜回慌忙地回道:夫子不可,刚才屋顶有赃物掉落粥里,我把它舀出来想倒掉,但觉得可惜,所以我就自己把舀出的粥喝掉了。
孔子听后,知道自己误解了颜回。心里感叹到,有时眼见也未必实啊!
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性,有局限性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一套检视局限的思维系统——自我批判检视系统!
转:关联己身
我有志于发扬光大易经五行学,也知道一个人精力有限,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涉足太多领域的专业知识。
因为这个信念,当我的工作要涉足非易经五行专业领域时,我没有用好奇开放的心去学习工作领域的专业知识,而是用过去的知识储备在做工作。
其实,生活无处不易经不五行,师傅说过五行可以吞噬这世间所有的学科,吞噬不是取代,而是可以用五行的象法思维和关系模型来解读其他的学科。
我想要做到的是更开放,更好奇,更虚怀若谷些。
这是以前的故事了。我转变后,发现新领域也有很多我可以用来作证五行的内容和题材。
合:化为己用
自问,我现在对谁还有不舒服的、防卫的、退缩的情绪能量。这些情绪能量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我对故事中的人产生了哪些僵化的认知。
如何化解这些认知,我要给故事中的人用萨提亚冰山好好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