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文800字点赞圣贤书友会

邪气留着于不同地方的不同病症——读《黄帝内经》灵枢 百病始生第六

2023-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刘俊和和

邪气留着于不同地方的不同病症

黄帝曰:愿尽闻其所由然。岐伯曰:其著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居也,络浮而缓,不能拘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水凑渗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腹满雷引,故时切痛。黄帝说:希望全面了解其中的缘由。岐伯说:邪气留着于孙络而成积的,积块能上下活动,因为孙络居停留在手臂,浮浅弛缓,无力拘束积块使之不动,所以积块能往来移行于肠胃之间,水渗浸注灌于内,濯濯有音;有水之寒则腹部胀满,雷鸣牵引,经常急痛。

其著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其著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其著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邪气留着于阳明经,夹在脐部周围,饱食后则增大,饥饿时则缩小。邪气留滞于缓筋,与阳明之积相似,饱食则痛,饥则痛止。邪气留滞于肠胃部的募原,其痛由缓筋牵引而来,饱食后安而不痛,饥饿则痛。

其著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其著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邪气留着于伏冲之脉,揣摸时,应手处有动感,有热气下行于两股,如热汤浇淋。邪气留着于膂筋、肠胃后面的,饥饿时可以发现积块,饱时则积块不可见,用手也按摸不到。

其著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也。邪气留着于输脉的,脉道闭塞不通,津液不得下行,孔窍干涸壅滞。这些就是邪气从外入内、从上到下的具体情况。

(原文)

黄帝曰:愿尽闻其所由然。岐伯曰:其著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居也,络浮而缓,不能拘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水凑渗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腹满雷引,故时切痛。其著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其著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其著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其著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其著于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其著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也。

今天学习了邪气留着于不同地方的不同病症。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