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悟心境之“由高明而归于平凡,极高明而道中庸”
2023年05月03日 星期三
学问到了最高的境界,就是以最平凡、最肤浅的人做自己的老师,做自己的榜样。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把人比做一个分数。他说:
“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
这就是人生,我们大家都有这个经验,一件事情做成功了,过后越想越觉得自己是英雄,在当时却痛苦得很,“善刀而藏之”是做事的结尾,也是重点。
很多具有专业素养的人士,或许他们并不是故意要摆出盛气凌人的高姿态,却因为地位高高在上,令人仰之弥高,产生遥不可及的距离感。要知道,越成熟的麦穗,越懂得弯腰。当然,越懂得弯腰,才会越成熟。
一个人的一生,由最绚烂而归于平淡,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这才是成就,这样的成就才是养生之主。
儒家、道家都提倡“极高明而道中庸”。
的确,对于人生来说,由高明而归于平凡,是最难做到的,因为人们往往迷失在表面的繁华与成就中,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过程中的谨慎与艰辛。
浮华过后的朴素才是甘甜。
由高明归向平凡,是从心里开始的,越是伟大的人,越对自己不以为意。
越高明,越谨慎,越是一副平凡的样子,实则内涵丰富,包罗万象。
后记
在一个行业待久了,我们就往往会遇到 一些倚老卖老却很一般的老同志,也会遇到一些老气横秋的年油腻年轻同事。
每每这种时候,很多同志都会无比烦躁,因为这样的同事,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他们正如同空瘪的麦穗,摇来晃去的,却担当不起他们的野望。
于是很多的事情上,当换个立场看他们,你就会发现这些人有些矫情,某种程度上是在胡搅蛮缠,给整体性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
回到我自己身上,我发现一个很明显 的也很可怕的事情——我在专业上,其实也是不大看得起身边的同事的。
仔细一想,这样的心态其实随着我自己对教育的研究愈发的明显起来——万幸的是,我还算控制得住我自己,并未太多的表露 出来。
继续溯源,发现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真的没有遇到那种具有较强烈的职业追求的同事,他们仅仅将正在做的事情当成一份职业,一份工作而已;另一方面,则是我自己真心看不惯很多同事糊弄人的样子。要知道,教育行业是个良心行业。
不过唯一值得 庆幸的是,我早年的经历让我知道没有谁是不能取代的,所以很多事情上,我相对比较低调。
读完本节,我受益良多。
浮华过后的朴素才是甘甜。
由高明归向平凡,是从心里开始的,越是伟大的人,越对自己不以为意。
越高明,越谨慎,越是一副平凡的样子,实则内涵丰富,包罗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