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今天我就来聊一下,对死亡的看待和思考,对“死亡”这个词的思考是从吴军老师书《见识》中的向死而生章节开始。
之前社群里的一位同志分享此文章,我连同文章及留言一并看完。每当我劳累或者心烦的时候,此文就像一盆冷水,拨清我的头脑。我相信不同阶段再来回看这篇文章的感受是不同的,与时光对话,告知活着的意义。除死无大患,这篇文章记录他父亲去世后的思考、对死亡的看待和生活安排。读完后,我的第一感觉是,人心若足够大,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财富、名利只是过眼云烟,剩下的是对幸福感的追求与做事的责任心与意义感。
附:读者对吴军老师《向死而生》留言
精选出几条我认为还不错的留言,总结他们讲述:
1.健康的重要性。包括自我的身体健康以及从父母朋友的生活、消费观念中来看健康。
2.平淡生活中的感恩,自律、责任心的工作。
3.期待对社会执着的贡献能力、价值与意义感的追寻。
那段时间,或许有些“厌倦”工作,莫名其妙的问自己这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未来我四年的生活与师傅的生活是否类似,答案是否定的。我也莫名奇妙的对死亡产生好奇,并非对“无”产生恐惧,可能觉得自己还年轻,当着年轻的时候提前认知“死亡”,对死亡充满敬畏,一点点的改变生活质量,拒绝大众选择,这难道不值得?
然后作出第一个改变是运动锻炼。值得鼓励的是我从工作来到现在一直在运动或活动,每天20个俯卧撑是出门前必做事项,日平均万步有余,若睡眠质量在高一点,身体机能就理想啦。
点评战友的《什么最重要》我对死亡的接触可能更早一些,但从身边的发生与调查、认知,深入的思考是在这个阶段形成。
追溯到2001那年,我才十一岁,还在和表弟快乐玩耍,在一个黄昏的半晚,我的母亲突然间车祸,没有留下任何一句话语,短暂病床上的呻吟,疼痛的面容表情。直到现在,我觉得自己是很遗憾的一个人,缺失部分关爱的成长环境变得我一直想离家远走高飞,创造自己的可能,在愤怒、质疑、敏感中度过很长时间,终于有勇气跳出来,但是这种遗憾教会我怎样活下去的勇气,以及我需要怎么样凭借自己的方式延续生命。
其实这么多年来,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在其他的方面,我觉得自己是个很不顺的孩子。比如说很小的一些方面(在高中阶段,时常生病,并且拖延时间较长),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影响我的生活,我没有办法适应乐观。
随着年龄的增长,最有感触的是很亲近的两位同学。第一位是我的师兄,在校期间身体也未见不良反应,工作半年后患上H3型白血病,幸运的是他可以得到医治,需要三个阶段化疗,得知化疗非常痛苦,我想知道他每一阶段化疗的心情与情绪的变化,但最后还是尊重他的意见。另一位是我大学的同班同学,工作一年半后,由于患脑部肿瘤不得医治而终,由于家庭出生军人背景,父亲心愿捐献儿子全部能用的器官,最后成功移植给了6位病人。
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情,无疑成为最宝贵的经历,可以说年轻是一种资本,也可以说不顾一切的奋斗成为工作狂到最后也需要沉重的代价。
创新工场李开复在我修的死亡学分中讲到,在没有患淋巴癌前,我的身心大部分都投入工作,怎样成为在这个领域里最有影响力的人,世界因你不同这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见怎样的客户自己的回报会更大,没有事情的时候才去陪家人,患病后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而不是任何一个可以得到的事物与名声,当压力放下来的时候,才会放下那些杂念,发现人世的美好。
我也常常看到微视频里一不小心由于重大事故导致财尽家亡,在遗愿清单的书本中看到妻离家散尽,那些载不轻的病重,那些一无牵挂的老人们,还有为相互保守秘密的夫妻而家庭斗争三十年,也有临终关怀。
生命不长也不短,若这样活着下去还有什么意义,或许生命在一部分人心中本来就没有意义。我现在仍觉得自己年轻,也没有像吴军老师那样让余生完成清单上的事情,但向死而生的境界让我明白谦让、容忍,以及抓住自己现在想要的,雷军曾说过:试错的成本并不大,而错过的成本非常大,现阶段完成既定的目标,试着去容纳不同的价值观,了解行人的变化规则,这是我目前的看法,也希望未来能完成我心中的小愿望。
最后,李开复在视频中忏悔,如果还有一百天你应该怎么过?会不会还像现在这样。
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