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管理- 该说什么
很早就有媒体说,我们将度过一个最冷的冬天。随着两次天气预报,寒冷如约而至,甚至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冷。以新冠为开篇的2020年,在大家的欢呼声中,送走了。唯有新冠病毒,徘徊不去,在寒冷的冬天的陪伴下,再次开启和人类的斗争。已经居家隔离超过八个月的美国同事,顽强的开始了新年的工作,着实让人敬佩。而在除了我们国家之外的其他地方,特别是印度,一切消息来得慢些,只不知当地究竟发生了什么?着实令人担忧。最近读完了《陈寅QUE 与傅斯年》,这在民国及解放战争时期,作为我们国家最高学府的文化大咔,都有非常强的性格,对学问的刨根问底的精神,但是在日本侵略战争时期,因为不愿意做亡国奴,而饱受物质匮乏的痛苦,可谓呕心沥血,饱尝艰辛。从这个角度来讲,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应该要加强,年轻的一代人,需要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被一些错误观念索缚住,实质上是自己的认识,心智不足,无法识别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比如以前我无法理解,为何王国维选择了自杀?为何北大的教授们,在日本入侵当时的北平后,选择了连夜出逃?为何陈寅慤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日本的条件,还有日本人,给自己的侵略披上了美丽的外衣- 大东亚共荣,来帮助中国。而在其后面的逻辑其实就是力量就是正义,无非是较早的完成了社会转型,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就以为自己无比正确,要帮助他人,实际上隐藏在背后的是惨无人道的杀戮和人体试验。而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些唯上是从的行为,其实也建立在这样一些基础上,以为领导的话,一定正确。领导作为掌握更多信息,更多资源的一方,很多时候,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但是在很多时候,领导很容易因为脱离实务,不了解很多事情的细节,一些基本真相可能掌握在最基层的员工心里。这就要求领导者,即便很多时候正确,也要弯下身子说话,不要太过脱离群众,最终在管理上失去影响力。最近的清华教授和张桂梅老师之间的言论反差,引发了很多争议。坦白讲,作为一个惯于沉默的网友,我支持张桂梅老师,因为考进名校,不止是我,也是我孩子辈的梦想,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为这个目标努力着......,。 而那位清华教授给人一种感觉是,过得太幸福了,不了解大多数家庭和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是如何拼搏的。但是她之所以這樣說,必定是基于她所经历的东西,必定她认识到了,考入名校之后的一些负面的东西,对于个体,未必是一件好事。人很多时候的快乐,难道不是基于无知吗?如果我们了解了太多的真相,是不是会变得不快乐。又或者是媒体在转载时,断章取义的曲解了她的意思?坦白讲,目前在很多知识分子身上,传递出的那种,一切都比你好的那种优越感,正使部分知识分子,失去在这个社会的引领和影响力,需要反省的是知识分子自己,为何社会上那么多人,反感什么启蒙之类的说法,不是那个启蒙运动不好,而是反感他们表达时的那种优越感,以及对底层处境的无知和不关心。
这是对于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研究的问题?在我面临的这个组织,如何能突破阶层之间的瓶颈,达到一种新的融合?或者我们其实应该尊重彼此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