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新要求,适应新变化
――金城名师绍兴高端研修后的反思
掌握新要求,适应新变化
2017年10月22日至11月1日,在绍兴,我参加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兰州市教育局联袂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名师发展学校(第三期)兰州市金城名师绍兴高研班"学习。绍兴归来,我没有急于动笔、及时写下这次研修的心得体会,而是利用空闲时间,对着专家们的PPT和学习笔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二次学习。这次研修,对我而言,收获的不仅仅是专家答疑解惑后的喜悦,而更多地是研修后的理性思考。
1.指向月亮的手指,不等于就在月亮之上
"找准核心素养落地的着力点"是本次研修的主题。非常感谢人教社和兰州市教育局为我们精心设置的课程和精挑细选出的专家团队。
赵志毅老师的"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师人文情怀"讲座,仅用一张PPT,结合具体案例,在诙谐幽默、轻松愉快中,我们对"核心素养"有了全方位的理解。赵老师的经典名句,至今还萦绕在耳旁:"如果一门学术只剩下一种观点,就意味着这门学术已经死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并不是意味着无往而不胜,因为池塘中是钓不出鲨鱼的"、"钱学森之问其答案就在他本人。"、"如果范美忠得不到谴责,谭千秋就白死了"……真心佩服赵老师的教学智慧以及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刘松老师的《核心素养背景下教育变革的坚守和突破》讲座,他认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最核心的核心素养是“学会学习”,刘松老师讲座关键语:"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相信学生比你重要,相信学生比你聪明,相信学生比你能干,相信只有学生成功,你才能成功"、"别拿着自己的旧船票上学生的新船"、"核心素养是个新提法,绝不是一个新概念"、"要明白什么是口号后面永恒不变的东西"、"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学会学习"、"核心素养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最关键最核心的事"、"只会做简单重复工作的孩子在未来找不上工作"、"要想学会思维,就要在思维中学会思维;要想学会创造,就要在创造中学会创造"、"课堂装傻是艺术"、"不要以为对牛弹琴是牛的错"、"我们已经长大,已经忘记了我们年少时的困惑。"等等。可见,刘老师对新课改的思考,已不仅仅是停留在"核心素养"文字的解读上,而是从一个制高点来审视教育改革。
“核心素养”能成为教育领域探讨的“热词”,我的理解是:从表面来看,是因为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也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从深层理解,是表明教育部对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心和策略。深入在教育与教学改革一线的我们,都会有类似的感受:一方面,我们在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而努力,可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唯分数论、过度关注升学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缺乏等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二者之间似乎存在一个较大的落差,让教育改革的推进,如素质教育、减负、综合素质评价、教学的个性化等步履艰难。如何突破教育改革的"瓶颈"?核心素养的提出,正是希望在高位的教育方针和具体的教育实践之间,搭建一个桥梁,使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时刻将自己的教育教学与核心素养相对照,使得教育评价始终在一个科学、理性的轨道中推进。
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心和策略,还可以从高考新政上得到验证。近几年上海、浙江新高考试点,倒逼新课改不断纵深发展。任学宝老师的《高考新政下浙江课改的经验与反思》、鲍国潮老师的《培育更优学习生态――在小学和初中开展走班教学的可行路径》、徐淀芳老师的《上海市高考改革与高中教育改革》等讲座,条分缕析地给我们介绍了浙江、上海的新高考具体实施方案,以及由此撬动的各学段的课程改革实践,成功之处和遇到的诸多问题。从总体来看,新高考更科学合理、能最大化地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性。最突出的一点是能反逼新课改发生实质性变化,使新课改向纵深发展。
指向月亮的手指,不等于就在月亮之上。高考改革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而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动全身,它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中国教育的方方面面。教育部选择上海、浙江搞新高考试点并不是随意的决定,而在此之前,这两省市在新课改上已有实质性进展。浙江经验、上海经验的成功之处和遇到的多种问题将是其它各省市新课改向纵深发展的宝贵经验。然而,新课改不仅需要顶层设计,还需要理性的分析和大胆的实践,需要做大量的调研,也需要考虑各省市存在的实际情况。由高考改革撬动课程改革,从而引发学校的制度、师资、管理、教学等方面的改变。新课改是一条光明大道,但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
2.对教师培训的思考
核心素养的最终落地,要通过广大一线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来体现。因此,教师自身的发展迫在眉睫。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近年的教师培训力度很大,教研活动也开展了不少,为什么结果比预期的目标相差很多?从张丰老师的《校本研修的实践嬗变》,吕华荣老师的《以小课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两个讲座里,我似乎能找出一些答案。张丰老师说:"研究和培训已悄悄地成为教师的负担。"细细思量这句话,我觉得其中不无道理,原因有二:一是假研究比真研究多是不争的事实;二是有些培训脱离教师实际。提及课题研究,一些人认为申报个课题就是教学研究,甚至追求高大上的教学模式,而正是在追求高大上的过程中,一些虚假的东西开始泛滥。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应该是微型研究的积累,倡导教师返璞归真,立足课堂,从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开展小而有型的校本教研,非常有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从中也可以体验到研究的乐趣。一个教师要走向成功,一般由两次成长构成,每一次成长中教师渴望成长的需求是不同的,一些方法和途径,对第一次成长很有效,但对第二次成长效果不大,甚至无效,反之亦然。如听课评课对第一次成长非常有效,而对第二次成长效果不大。因此,教师培训,首先要考虑到的是教师的不同需求,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和途经,一次讲座,不在于聘请的专家牌子有多大,而于在教师从中得到了多少实惠,这样的培训才是有效的、充实的,教师从中受益了,就不会成为心理负担。另外,把相同层次的教师组织在一起集中培训,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产生的效应,远远超过一些讲座带来的效果,这一点我是有切身体会的。2000年10月,由国家教育部选拔推荐,我非常荣兴地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历时一年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那次培训是"跨世纪园丁工程"的一项主要内容,其目的是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且不说专家团队,能与从全国各地千里挑一选拔出来的优秀学员朝夕相处,学员们的言行举止,催人奋进,让你来不得半点倦怠。这次研修,虽然各个学段的教师都有,但学员们都是兰州市各个学段的顶尖教师,优秀的教师们一起研修,其学习状态及效果多次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表扬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3.学习别人的,不是为了成为别人,而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说实话,我对教学模式不怎么感兴趣,因为模式的研究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近年来出现的模式太多,有些模式有花拳绣腿、为模式而模式之嫌。然而,当王理老师的《STEM教育的认识、实践与思考》讲座一开始,他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对待新事物,我们怎么想?王老师讲座的设计思路,似乎是专为有我同样想法的人设计的,一个"元思考"一下子把我带入问题情境,STEM之石、我们之"玉"、他山之石,攻己之玉、STEM再思考……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浑然不知中,我全方位地领略了STEM精髓,很自然的喜欢上了这种模式,真心佩服王老师的教学智慧!
"我们学习别人的,从来不是为了成为别人,而是以他山之`石',攻我之`玉'。"
听完桑新民老师介绍的"太极学堂"课堂模式,我想到了"浓缩的是精华"这句话,从125人――25个团队――5人团队,在短时间内充分采集大量信息,浓缩为精华,交流分享精彩纷呈,不同观点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愉悦的气氛中达成目标。但是,这种模式,能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充分展示才智的往往只是部分优秀学生,如果落实不当,会造成部分学生被过早"边缘化"的状况。
"请您不要告诉我,让我先试一试",这是邱学华老师"尝试教学法"的核心,邱老师认为:当学生遇到困难了,真正的学习才开始了。邱老师介绍了尝试教学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我们体会到,邱老师的尝试教学理论,是基于他66年的一线教学实践,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发展来的,是倾其一生的心血,"天道酬勤""这句话在邱老师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令人敬佩!
一法为主,多法融合,才是做老师的最高境界!我们学习别人的,不是为了成为别人,而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4.留住心里的那片"百草园",守住心中的那片澄明
按课程安排,10月28日下午,我们步行前往鲁迅故里,去寻找课本里的名人足迹。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是多少人心向往之的地方,踏入那间不算太大的园子,说实在的,我的内心是有点失望的。百草园见不到鲁迅笔下的那些美好,不是错过了时节,不是人工的改造,而是我们失去了童心,失去了童真,失去了发现美的眼晴。用别人描述的美,按图索骥地去寻找美,是永远找不见心中的那些美好。不是吗?梭罗的《瓦尔登湖》问世以后,曾吸引了无数的人登上小岛,匆匆拍张照片,失望地划船离开小岛。
虞大明老师的《有为教师的快乐修炼》讲座在学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明老师之所以能成为全国知名小语教师中的"常青树",是因为他的快乐修炼,留住心里的那片"百草园",守住心中的那片澄明。"儿童的问题用儿童的办法来解决",足以可见大明老师修练出的教育智慧。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坚守“学为中心”的理念,把教会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作为永远的追求;二是要坚守教育的初心,让每一节课都能较好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三是要在坚守中突破,尽快掌握新要求、适应新变化,为我市新课改迈向新台阶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