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P以区块链溯源农产品保证食品安全
区块链技术从诞生之初就被给予厚望,在所有的场景应用中,溯源防伪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也是巨头们争夺区块链技术落地的第一个领域。
溯源,字面意思是追本溯源,探寻事物的根本、源头。最早是欧盟在1997年为了应对“疯牛病”的问题,而提出的食品安全溯源概念,并且逐步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这套制度一般由政府推动,覆盖从食品生产、加工、终端销售的各个环节,目的是实现信息共享,明确食品安全事故方的责任,服务最终消费者。
溯源对食品行业的自我约束起到了重要意义。随着溯源技术的发展,溯源不再局限在食品行业,在药品、电子、服饰、奢侈品等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溯源产业发展,有2条不同的路线。
1.“自上而下”,由国家、政府机构等依靠政策、法律法规来推动的强制性溯源,主要集中在食品、农产品、药品等方面;
2.“自下而上”,由行业协会、企业等为了提升自身品牌和产品竞争实力而自行推动的,主要在化妆品、时尚奢侈品、电子产品等。
现实生活中,消费者扫码验证产品的比例不高,消费者对溯源信息的信任程度不高,这源于传统溯源缺乏公信力。
我国各行业的溯源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体制尚未完善。多数溯源体系都是各个企业各自为政,缺少有公信力的机构部门参与监管。而溯源信息存储在一个个中心化的数据信息系统内,使得企业或者个人的作恶成本非常低,数据可以轻易地遭到黑客攻击,损坏丢失或者被人为篡改,从而失去透明性和可信度。
虽然溯源产业在不同行业内遍地开花,但是由于不同类别产品的供应链管理不同,导致溯源过程中无法使用统一的标准。而各地企业和组织会使用完全不同的溯源管理系统,系统间的数据无法交互,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限制了溯源行业的发展。
区块链能做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90216/1c6623133505adfc.jpg)
1.信息上链不可篡改,提升溯源信息可信度
传统的溯源系统,之所以缺乏公信力,是因为采用中心记账的模式,数据只存在中央服务器中,对于拥有中央服务器的机构或个人可以低成本篡改对自身有利的信息。
区块链自身的去中心化特征,使加密数据用链式结构完整分布的存储在链上的节点当中,避免了中心化账本,中心化服务器的一系列问题。多节点分布式记账,如果机构或者个人要篡改信息,需要获得51%的节点的认同,作恶成本过高,多方共同维护,降低造假牟利的空间,解决了终端消费者信任的问题。
2.打破信息孤岛,建立全新溯源商业生态
传统的溯源中,溯源标准不一致,难以体系化,产品生的原材料提供商、生产厂家、物流方、检测机构、销售公司、终端消费者等是彼此隔离的,是一个个信息孤岛,分散而无序,互不信任。
但使用区块链进行溯源后,借助区块链的token经济模式,可以衍生出基于token的新商业生态。将各方联系起来,通过智能合约方式,提供去信任机制,一定程度上实现各利益主体间的自主协作和交易。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各方效益的最大化,构筑新型合作共赢的生态场景。
虽然区块链对于溯源产业仍然存在待解决的问题,但显而易见的,区块链本身的特性,是非常适合溯源行业的。AEP(农业生态协议)采用区块链防伪溯源技术为商家所有的农产品提供一张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AEP溯源标识,凡是带有AEP溯源标识的农产品均已按规范的行业判定标准从生产源头开始每个环节进行检测、贴标及上链,直至到消费者手中。老百姓只需打开AEP浏览器便可查询购买的农产品的全部生产运输信息。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90216/5a0a5588fb8db229.jpg)
AEP(农业生态协议)溯源标识不仅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真实性,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能够使名优品牌实至名归,提升品牌价值及公信力,真正让老百姓“食”的放心。利用区块链技术在溯源行业成功的尝试和应用,开启了溯源防伪新篇章。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区块链必将革新整个溯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