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这样的一位读者
看完西西这本读书笔记,一个蜜蜂的意象挥之不去。万花丛中过,沾一身艺术花粉,酿得思想之蜜,八方四面广撒。
形式上像摘要,但没有被提炼后的骨感。作者把一些穿心穿肺的故事,新新鲜鲜,热热乎乎地端到你面前,让你亲身体验当事人的各种无奈,无力,无语,无畏,无悔,无怨……
作者颇像一位收纳高手,在把凌乱的空间扫视之后,撸起袖子,三下五除二,尘归尘,土归土,世间万象便神奇地摆在了你面前,然后看着你或摇头,或唏嘘,或无语,或感叹。
西西更像她崇尚的爱搜集故事的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以凌乱、俗丽的巴洛克风格,集结起各家作品,稍加雕琢后合盘端出,只让每个故事的结局,散发出一丝暗光,一种霉味儿,人性的,生活的,自然的,社会的……
例如《漂浮在河之第三岸》
,父亲一直没有回来。他也没有到别的地方去,只一直坐在独木舟里,在河的中心漂浮往来,从不上岸。——那个第三岸,是他自己吗?他成了生命的摆渡人,只不过摆渡的是精神,是灵魂。很想知道,那条独木舟里载着西西什么样的念想和情怀?
《消失在远方翠绿的土地》里,有绝望的盼望,有追忆的绝望,“苏珊娜,请你回来吧。”主人公呼唤的何止是青梅竹马的恋人,那是他记忆中那段不老的时光;而消失在远方绿色土地上的,何尝不是人类共有的生命和希望?
《你遇上什么麻烦了》中那个爱上人类的机器伊比凯克,留下遗言和500首诗后,选择了自杀。他的善意和热情,是人类的稀缺,而他的出现,成了人类最大的麻烦。
《女孩和牛》,残酷的现实把女孩的命运和牛链接在一起。牛被污浊的洪水冲走了,女孩的命运之舟必将偏离方向。然而,救世主在哪里?谁又能阻挡这滔滔的山洪水?…… ……
离奇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西西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但很多时候,节制如她,却只点明作者的姓名和国籍,从不以个人的喜恶解读人物,世事和风物,但你却无法忽略她的存在。是她的慧眼心智,成全了眼前这个不一样的世界,还有不一样的世界里不一样的是是非非。而且越是精彩,你便越是念及她的各种才情,所以西西这个名字,连同她读过的一个个并不美丽的故事,还有故事里那些奇奇怪怪的人和事,一起驻留在你的记忆里,每当想起这些故事,便会想起那个让你记起这些故事的人。
西西还以悲婉的风格,表达了对博尔赫斯的喜爱和敬重。正如博尔赫斯小说的特质,在这本读书笔记里,有时候你不知读的是西西自己的描写、论述,还是小说作者的描写、论述,又或是此作家作品中人物的描写、论述?而当你试图重新理清思路时却恍然大悟,生活不就这个样子吗?太真实了,就不是生活了!比如以多重叙事展开的《如果是冬夜一个旅人》,西西本人陷在卡尔维诺和他的小说里,你又不自觉陷在西西对卡尔维诺的小说的转述里,你、西西、卡尔维诺,又同时陷在卡尔维诺设计的他自己作为主人公的小说里。尽管读来有些喘不过气,但却你受虐狂般地越陷越深……人物的内心在大声独白,意识流动出聒噪的声音,故事的起始和结局被剪掉,你被逼着承认过程最重要……。西西显然认可这样的表达,要么怎么把这么长的篇幅,给了这一现代主义的写法!
最后一章里,西西总结,“作者已变成他作品中的人物,书本中叙述的地方,既存在,又不存在,作者随着书本隐隐而来,仿如在虚幻中旅行的幽灵。追索小说的根源和延伸或者是不重要的吧。”——这大概是西西对自己这本读书笔记最好的题解吧,所以她选择了这样的形式,记录其他作者的文字,记录自己的阅读、思想和认知。因为她明白自己成了作者,最后也将成为她所称的“变成她作品中的人物”,所以,我们才有幸看到她随书本隐隐而来,虚幻得像“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