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观察

中国人喜欢群居,欧美人喜欢独居

2017-04-07  本文已影响66人  0f17d90b89e9

有个著名的帖子《为什么皇帝卧房不超过10平方米》流传很广,意思是说,古代风水学有“屋大人少是凶屋”的说法,房子会吸引人气,当一个人用自身有限的能量去填充一个大卧室时,它对身体的损害就很大。身体能量消耗多了,体质就变弱了,健康下降,工作打不起精神,判断力下降,倒霉事也就接踵而来。甚至还告诫住大房间的人,住在大房间的人会生不出孩子,原因是身体能量消耗太多,土地不肥沃,自然长不出庄稼。

道理似乎可以很容易得到例证,比如一个小房间,只需要装1个小空调,跟快就凉下来了,因为需要的能量少;而大房子需求能量多,需要大空调、长时间制冷才能达到效果。想通了这个道理,所以古代即便是皇帝,为了健康长寿也都住在狭小的空间里,而且装上帘子。还可以例证的是,很多暴发户,住在大别墅里,结果身体慢慢搞垮了,生意也一落千丈。归根结底,房子越大,人气要越旺,只要有人气,房子大点也没啥影响。

这么看,住多大的房子似乎是个自然科学问题。然而,这似乎很难解释一件事,外国人似乎很喜欢一家三口住在很大的乡村别墅里,而且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在中国,无论多么土豪,也都会选择住在村里或者小区里,而不会独居。

实际上,这是一个文化问题。就我们生活经验来看,处在一个大的空间里,人自然而然觉得孤独、恐惧、不自在,时间长了就会生病。如果有人在一起交流,就不会觉得寂寞,人也就开朗健康了。换言之,人是否长寿,是否健康,更多的是来自内心的宁静,所谓“心静自然凉”、心宽体胖,人在为人处世、幽居独处时,若能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对自身健康长寿最为关键,而不是住在什么地方。中国古代贤达说“大隐隐于朝”,无论身处何种险恶之地,只要内心强大,都可以获得平和的心态。

西方人基本都是信教的,神代表了人生的心灵归宿,也是日常生活的必修课。有了神这样一个可以随时交流的对象,不仅不孤独,而且很愉悦。在这样一个高速运转而浮躁的社会,人们越来越难以获得内心的安静。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向了宗教,文化人士、大学教师、商界精英,多走向了基督;文化层次较低的,诸神都拜,只求保佑自己。

中西方的心灵交流对象不同,西方人选择神,而中国人选择人。在日常生活中,西方人是非常看重自己的八小时以外,与家人一起度过愉快的生活。周末的时候,一家人在院子里,男主人洗车剪草坪,女主人洗衣做饭,一家人其乐融融;而中国人则忙着走亲访友、同学聚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西方人走向教堂,听神父开导、听宗教歌曲,想开了就没事了;而中国人则选择找朋友喝酒逛街,发泄了就想通了。

西方人因为享受孤独创造了发达的契约、法律、规则文化;而中国人因为依赖宗族亲朋圈子,而生活在无所不在的江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