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修学

2024-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王学尔

20240323周六于家中《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心解:同流而不合污。

【第五十六章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译文】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同。达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范围,所以就为天下人所尊重。

世间万事万物的道理,没有人能用语言说清楚。

佛家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老子说: “道可道,非常道”。

能够用语言说出来的,都不是第一要义,都不是本体。

不说是自然规律,说是解决问题。

不说是本体,说是本体的流露。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本体没有言语,说出来的话就不是本体,是本体的自然流露,说出来的话如果还有意识心,那就是物质世界,如果没有意识心,那就回归了自然规律,就是精神世界。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玄同,就是非常玄妙的境界,非常玄妙的一种境界就是玄同。

怎么样能让一个人变得真正聪明,真正的回归大道,回归自然规律呢?

就是“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挫掉他的锐气,解决与万事万物的争执之心,让他和万物和谐相处。

这个和谐相处是万事万物来干扰我,我心丝毫不动。

这一句话和论语中的和而不同是一个意思。不是说所有的人说的都是对的,好也罢,不好也罢,不是这个意思。

和而不同是:好,我不动心,坏,我也不动心,但是我的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哪个是好,哪个是坏。

怎样达到这个境界呢?挫掉他的锐气,解掉他的纠纷。纠纷是什么?对于万事万物的纠缠,对于事物的执着、执念,把执念放下,有执念就有痛苦。

自性里没有执着,自性里连起心动念都没有,哪里来的执着呢?所以当我们有烦恼的时候,不要跟着烦恼走。

烦恼的源头是什么呢?是物欲。当自性被物欲覆盖了,那我们就找到自性。找到自性之后,把心放于自性之上,那些执着必然就淡化了,那些不好的念头必然就消失了。

所以“和其光,同其尘”是心上清清楚楚,但是丝毫不受影响。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没有丝毫的偏私,没有丝毫的喜爱,没有丝毫的靠近,也没有丝毫的疏远。

好不影响我,坏也不影响我。

高不影响我,低也不影响我。

贵不影响我,贱也不影响我。

这就是最了不起。

当我们不受外在任何事情的干扰时,就称为天下贵。

这个天下贵是觉者,佛是觉者,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它是最了不起,境界最高,已经回归自然规律了。

回归自然规律的一个表现,就是绝对不被外物所影响,连念头都没有,规律里边没有念头,所以不被影响的人反而是天下最了不起的,故为天下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