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爱的表达
我们离不开爱,我们的生活需要爱的表达。
村里小马家的宝贝航航四岁半,调皮捣蛋,还能说会道。有一次在客厅里骑踏板车,把爷爷的烟灰缸碰掉下来打碎了。爷爷要打他,他一溜烟跑开,一边跑一边说:“我错了!爷爷,我爱你!”
听到这稚嫩声音的“爱的表达”,爷爷再也不忍心责怪了,呵呵笑了起来。。
带着爱的语言竟然具有如此奇妙的力量,浇熄了爷爷的怒火,哄得老人家心花开放。
为什么小航航那么会讨人喜欢,为什么他能把“爱”挂在嘴边呢?
我猜肯定是受她妈妈的影响。小马的媳妇是外地人,打扮入时,见人总是微笑,说话也很得体。一定是她经常跟家人说这句话,她的小孩才学会如此自然地表达“我爱你”。
我们村乃至我们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我们的方言没有“我爱你”,即使有时候会用普通话交流,但我们也不习惯用普通话说“我爱你”。
我想不仅仅是我所在的村子或者县城。整个中国里,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吧。我们中国人总是太含蓄,羞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们习惯了只是用行动来表达爱,为爱人端茶送水,为孩子洗衣做饭,为家里搞卫生、扫地拖地,却极少用语言来表达爱,这可能跟我们的传统和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有关。
记得小时候,如果高兴得大笑或者跳起来,妈妈会呵斥:“安静!没有一点女孩的样子!”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听父亲母亲对对方说过一句“我爱你”,我也从来没有对自己的父亲母亲说过一句"我爱你"。或许由于文化的影响,我们潜意识里就认为“爱是不需要说的”,“人要控制情绪,要内敛,要喜怒不形于色”。孔融也用“让梨”的故事教会我们,想要的不能说出来,要先考虑美德,再考虑个人需要。
然而,我认为在生活中我们对我们所爱的人,父母,爱人,子女,我们太缺少爱的语言表达了。我们的确为家庭为亲人做了很多很多,但如果一切都习以为常了,都平淡无奇了,甚至如果不做就会导致争吵了的时候,拿什么来给生活加一些调剂,使之有味道有新鲜感呢?
爱的语言,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说实话,听到小航航对爷爷说“我爱你”,我非常羡慕航航的爷爷,和航航的一家,能自然而然毫不别扭地对对方说“我爱你”。只有在一个开明的家庭,没有压力,大家都能自如表达的氛围下,才能做到这样。
生活需要爱的表达从现在起,我愿从自己开始,做一些改变。首先,要经常说说礼貌用语,“请”“你辛苦了!”“谢谢你!”,这样肯定会带给大家愉悦的心情。
接着,对亲爱的他(丈夫)和她(女儿),我也要经常说“我爱你”,并要教会女儿对爸爸、爷爷和奶奶说“我爱你!”
与君成悦写作新生班第二期
齐悦梦想社群第十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