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基取巧成长励志给人力量的文字

加班越多,赚钱越少?这才是加班真正的代价

2019-08-01  本文已影响2人  屠夫1868

文:屠夫1868

欢迎关注:基业长红1868

转载需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总是“有时间忙、没时间想”

久而久之,人也就废了

金钱永不眠,屠夫问候各位早安。

现代上班族,加班越来越普遍了。

这种“普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不得不加班的工作越来越多,二是加班的频率越来越高。

有些工作几乎天天都“加班”,基本等于“常态化超时工作”。

如果公司再以“弹性工作”之名不给加班费和调休,那就更可怕了。

等等,如果给了加班费,那加班越多,不是赚钱越多吗?

事实正好相反,加班越多,反而会让你赚钱越少

不信?

且听我慢慢道来。

01:薪酬认知误区

首先,我们需要对薪酬有一个合理的认知。

【1】兼职和零工往往按小时计薪,比如麦当劳兼职就是计时薪

【2】一般上班族往往按月考虑薪酬,工资也是按月发放

【3】再好一些的白领要考虑年薪,因为年终奖占大头

【4】更高级的职位还要考虑股票、期权等

普通上班族通常属于2和3,因此习惯看月薪或者年薪,于是很容易陷入“薪酬认知误区”。

同样2万月薪,

A每周工作40小时,

B每周工作80小时,

两者薪资水平一样吗?

再换个角度:

A每周工作40小时月薪2万,

B每周工作80小时月薪2.5万,

B的薪资更高吗?

两个问题的答案,显然都是否定的。

他们忽略了工作时间的长短,忽略了【时薪】

将薪资除以工作小时数就不难发现,两个例子里的B都是属于低薪的那一个

做投资和企业的人都知道要“投入产出比”

——将投入资源和产出收益放在一起考虑,不能孤立地看收益。

如果一个项目产出收益很高,但是投入资源更高,那就是亏本买卖。

时间,难道不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资源吗?

考虑薪酬时,怎能忽略时间呢?

02:有时间忙,没时间想

“穷忙族”来自于英文单词Working Poor,指终日忙碌奔波却无法摆脱贫穷的人。

用一句台词概括:“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眼前的工作填满一整天时间,你不会有任何闲暇后退一步去思考。

总是“有时间忙、没时间想”,久而久之,人也就废了。

先来说说工作之内的思考。

日常工作里有多少是重复性的工作?

能否调整流程提高效率?

已经交付的活里还有哪些可以优化的地方?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曾对工人的动作进行逐帧分析,归纳出最优化的标准流程。

我们对于自己重复性的工作,同样可以逐帧分析,提高效率,最终节省出时间来做更有价值的工作。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只有做更有价值的工作,才有机会获得更高的薪酬。

再来聊聊工作之外的思考。

公司、部门、直接上级今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我的工作如何与他们的工作重点关联起来?

我还能主动做哪些事情,帮助他们完成工作重点?

这就是屠夫常说的,工作既要低头走路,也要抬头看路。

如果连what really matters都没搞清楚,你的辛苦不过是自我感动,你的忙碌只是碌碌无为。

相反,能为公司解决重要问题的人,无论加班与否,都是公司最宝贵的人力资源。

职场,从来都是结果导向的。

还有更长期的,关于自己的思考。

我将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为了到达那个目标,我需要做成哪些事情?

现在的工作和职业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公司有众多员工为自己殚精竭虑,但你呢?

谁来为你思考?

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连你也停止为自己思考的话,就没人能替你想了。

03:BZ计划在哪里?

热衷于加班文化的老板都有一套“学说”。

什么“狼性说”,“奋斗说”,“福报说”……比宇宙起源的假说还丰富。

屠夫听过最“实诚”的,莫过于下面这套逻辑:

以大多数人之懒惰,就算按时下班,

员工回去也不过是追剧、看视频、玩游戏,

与其在出租屋虚度光阴,不如在公司加班。

聪明如你,一定能看出这套逻辑的“强盗”之处:

如何支配时间,选择权应该在我们自己;

我们愿意超时工作,那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我们愿意休闲放松,那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你可以劝说,但不能强迫。

再说了,把懒惰套到每一个人身上,真的适合吗?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在专利局工作,全靠下班后的时间研究;

刘慈欣之所以能写出《三体》,也是因为能有业余时间进行创作。

如果业余时间都被压榨得干干净净,我们所有的时间都投到A计划,那B和Z计划从何谈起?*

* 详见《不想跟一份工作死磕?你需要ABZ计划

除此之外,我们把所有时间资源都“all in 公司”之后,公司会不会“all in 我”呢?

当然不会。

我们可以忠诚于公司,但无法要求公司忠诚于我们。

越是成熟和大规模的公司,员工的可替代性越高。

我们不能,也不应当指望公司对我们负责一辈子。

既然公司不能对我们负责一辈子,那拥有自己的B和Z计划,反而是对自己、对公司负责的表现。

长期、高频、大量的加班,会抹杀你的一切可能性,只给你留下一种选择——

做公司的螺丝钉,

直到公司让你为止。

04:写在最后

到这里,相信大家开始理解为何“加班越多赚钱越少”了。

时薪角度看,投入过多时间获得的薪酬未必划算;

思考角度看,穷忙模式降低你在工作内外的表现;

机会角度看,大量加班抹杀你在公司外一切可能。

其实,并不只有加班这一件事值得我们后退一步去思考。

现代生活已经把一个个人异化成了一台台机器,让我们失去了思考的空间和能力。

只顾着埋头苦干,却没有抬头想一想:

该做什么?

为什么要做?

怎么做更好?

屠夫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忙碌日常的思考。

“贫贱夫妻百事哀”源自一句古诗,后来又演化成了一句俗语,诉说着贫穷夫妻的百般无奈。

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婚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加上房贷、车贷、孩子教育经费等经济压力,会让贫穷的婚姻遭受更多的考验。 

而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蕴涵着深刻的财商原理

下周二同一时间,屠夫继续与你聊聊上班族理财投资那些事。

敬请期待!

***

你可能还喜欢

***

拿什么拯救你,摔碎的铁饭碗

闪电落下的一刹那:你投资为何总不赚钱?

用尽一生等一回的交易:《大空头》教会我的6件事

[ 作者简介 ]

屠夫1868,一个秉持价值理念、专攻资产配置、追求财务自由的量化投基者。

更多投资思考、心得分享和「半天候资产配置」在【基业长红1868】更新,欢迎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