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到自己喜欢的信息,这篇文章可能会告诉你
“这本书怎么这么难懂,读不下去了!”
“老师讲得太枯燥,一会儿就晕了”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是经常想吐槽的一个问题。同样,当我们自学一样东西时,也会遇到相同的问题。这时,我们就会发现入门很难,或者拿了一本大部头的书啃了半天也一无所获。
是啊!美国作家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曾表述过:如果一本书远超我们的理解水平那么将很难读下去。但真的遇到了这些难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有的人选择了放弃,再也不学这门专业,最终临近毕业时,发现该跨的坎儿依然没有跨过去,无料落得个入了宝山却空手而归的下场;有的人选择继续啃下去,发现积累的疑惑越来越多,忙来忙去却始终不知道自己做这件事情有什么意义,看完了发现依然什么都不懂;而聪明的人却明白,我们学习难度应该是梯级,应该从基础的问题入手,然后逐渐的一步步提升。
但怎样一步一步的获得提升呢?我认为搜集适合自己的优质信息是必不可少的。
为什么我们有搜集优质信息呢?
在古时候,我们大可抱着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梦想,苦读四书五经以此来思考行动,最终成为朝廷重臣。而在西方,则可以传播耶稣福音,研习《圣经》以此来解决困惑和指导行事,最终可成为一名红衣主教。古时候无论东西方都处于一个信息匮乏、价值观单一的时代,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信息发生爆炸式增长,信息反而变得泛滥。同样,现阶段的价值观也变得多元化,各种各样的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教给你如何行动,如何思考。正如《双城记》中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好的是,我们有足够的信息,坏的是,我们没有一个好的过滤器。
正好比这样句话“什么都有,就相当于什么都没有”,西方有研究调查发现过多的信息反而会导致人们思考出先偏差,简称“信息偏倚”,甚至《明智行动的艺术》书中有一节的标题是“如果你有敌人,那就给他提供大量信息”。
综上来看,在信息泛滥的时代,能够取得自己想要的,适合自己的优质信息是能够提升自己的最快方式。“一步差,步步差”,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能时刻用优质资料进行研究学习的人,和时刻使用枯燥、难懂资料的人相比,是否会处于优势地位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种认知上的差距,就会产生如以太效应中的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似的原理。既然搜集收集适合自己的优质信息这么重要,
那什么是优质信息呢?
我们需要明白我们这里提到的优质信息主要指得是找到适合自己梯度的信息资源,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优质信息,指得是一些知名的、优秀的信息。就比如说我们公认莎士比亚的戏剧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但对于一个文学鉴赏的小白来说他需要的不是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他需要明白的文学鉴赏的一些基本概念。简单来说我们说的优质信息指得是正好能够解决我们现阶段难题的一些资源,有的资源虽然优质的,但对于我们的所说确实不适合的。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优质信息。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找适合我们的优质信息了,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要学会辨别优质信息需要遵从的原则:
1. 适合自己梯度
为什么首要是适合自己的呢?我们已经谈论过如果一个信息对于我们是不适合的,那么它的内容再怎么优质,对于自己来说也不是优质信息。日本作家奥野宣之写过,他自己开始一个新的领域之前,一般会先列个书单,书单首先是儿童书,小学书,初中书,专业书……,所以这位作家能够以很快的速度对专业内的知识进行了解。
2. 科学的论据支撑
优质的信息能够给出科学论文的数据,或者能够以简单明了的一个故事阐述其核心思想。
当今,一些公众号为了利益,发送大量鸡汤软文,通过一些极端、低俗的话语来谋得利益,却很少顾及是否合理客观,这种信息是不符合优质信息的需求的,如果你需要一些鼓励,我建议还是看些文学书,多审视自己和生活。
同样,在我刚开始学计算机时,我便对一些底层的问题感兴趣。比如计算机是怎么通过电路来实现计算、我们又是如何输入代码来操控计算机的,但奈何相关专业书籍过于深奥,只好作罢。不过后来朋友推荐了本《编码》,这本书通过用灯泡亮灭的小故事简单的阐释了莫尔斯码的原理,又从这些联系到如何利用与非门构建加法器、寄存器、简单的cpu。后来,又讲到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等。通过这本书中一个个简单的小故事,使我了解到这些问题竟然如此生动,有趣,所以说优质的信息,有时通过故事便能清晰明了的阐述事情的本质。
3. 及时性
有时候我们需要优质的信息,还要顾及相关信息的及时性。如果你想问的是:“如何能够更快的学会一门技能?”,有可能你会学到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学习。但在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布过一篇文章,认知科学家们用类似思维导图---概念图的方法和信息输出的方法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20名被试者当中101(84%)名使用信息输出方法的成绩是远远优于概念图法的。这个不仅说明了锻炼自己输出的必要性,还客观说明了思维导图作为一个工具来说虽然有一定作用,但还是低效的。而当今仍然不少人还在吹捧思维导图的各种效用,从这件实例就可以看出:时代不断在进步,在当时有用的东西,但对于现在来说甚至是低效的,所以如果我们要想找到优质的信息,除了需要关注信息本身外,还需要关注信息的时效性。
我们现在已经明白了这些原则,接下来就可以搜集信息了。但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信息的渠道。
书籍
对于一些优质的信息来说,书籍是最好的方式,一些公认的、经典的好书已经能够满足我们基本的需求了。
各类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参差不齐,如果想要优质的信息,则需要筛选出些优质的平台,如知乎、豆瓣、简书,对于程序员来说csdn, 博客园都是一个不错的平台,同时有些平台虽然讲得肤浅,但有时会出现些指向性的信息,比如我有时在知乎上搜索,好书,则会出现一些不错的书单,也能省去一定麻烦
论文
论文,一般来说较为严谨,可靠,但需要下一番功夫。比较好的论文平台有中国知网、维普网,还有一些国外的平台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HighWirePress等。
付费社群、付费课程
有人说付费的东西就是好,但有时不可避免出现挂驴头买狗肉的情况,对于付费来说需要谨慎思考一下老师资历,自身情况,成员反馈等。
其次,到底该怎么搜集优质信息呢?
我在《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中受到了启发,那就是“一元化”的管理思想。那么一元化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把你所有整理到的信息都放在一个地方,这样你下次找的话,那么肯定能够在这个地方找到。这时我想到了:刚上计算机课程,我们的老师曾经说过:“数据库没有发明之前,程序的管理较为混乱,尤其是大型项目。但是有了数据库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数据放入其中,更加的便于管理”,现在回想起来,数据库是不是也用了一元化的思想呢?将所有的数据放入一个数据库中。
可能有的读者问了:我们把资源一元化了,但如果不能找着怎么办?我是这样认为:如果你是根据相关问题来搜集资料的,那么通常资料不会太多,而如果你没有带着问题去找,只是胡乱的堆彻信息那么谁都会很难找。假如搜集的信息实在很多,便可以对搜集资料中重要的部分进行建立索引,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需要对每条信息都建立索引,只需要对重要的进行索引。因为索引的管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所以我们只需记录重要的就够了。
结语:
当我们需要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时,便会需要优质的信息。优质信息有以下特点:
1.适合自己梯度:也就是要明确自己的问题,最好是适合自己梯度的信息。
2.科学的论据支撑:好的信息能够以一个故事,一个科学论据进行支撑。
3.及时性:搜集信息时,需要关注下时间,以免搜集到过时的信息
信息的渠道可以有多种:书籍、网络平台、论文、付费社群等
除了这些我们需要认识到“一元化”的管理思想,即把所有信息放在一个箱子,便于查找和管理。
参考书目:
《如何阅读一本书》 【美】莫提默.J.艾德勒
《明智行动的艺术》 【德】罗尔夫.多贝里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日】奥野宣之,苏萍